历史小说「台湾漫游录」英文版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s),并获「纽约时报」书评版推荐。作者杨双子(注:作者强调此处双子源自日文本母,不用繁体)日前前往纽约出席颁奖典礼,并在驻纽约台北文化中心分享了她在写作过程中对于贯穿台湾日治和当代历史的国族认同与殖民史观的理解和诠释。
「台湾漫游录」虚构了一个日本帝国时代的女性旅行者和她的本地翻译在台湾的游历故事,并借她之口,把台湾早年的美食、风土人情以及人物情感等内容包装在虚构主角的日记中呈现,甚至把这个虚构的人名署在了作者栏中。由于以假乱真效果太好,在台湾出版后,很多读者真的认为此书是日本珍贵历史档案的重新创作,一度引发争议。
作者杨双子在这种层层嵌套的「把戏」中,将自己对于台湾殖民历史的反思以及同性主角之间的细腻情感详细表达出来。「纽约时报」在书评中指出,用「俄罗斯套娃般层层堆栈的叙事」探索殖民权力的各种形式,以及其如何塑造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人际关系。
杨双子表示,台湾作为一座夹在日本和中国两大帝国之间的土地,长时间受到来自两方的深刻影响,而由于当代政治历史以及国族认同的复杂性,「殖民」在台湾至今仍是一个一定会受到某方抨击的敏感概念,因此「有些话只能通过文学去表达」。她认为,殖民最基础的形式,是在外来群体对本地群体之间,通过政体管制的方式将上下不平等的关系加以体制化。从这个角度看,日本帝国对台湾的统治当然是殖民,台湾汉人对原住民的凌驾也是殖民。而至于清帝国甚至中华民国在台湾的治理,至少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也被认为是一种殖民。
杨双子介绍,自己对于国族身分认同的反思始于2008年「野草莓学运」期间,并在2014年的「太阳花运动」中走向成熟。随后,她与妹妹便决定开始创作历史小说,并研读了大量有关日治时代殖民历史的学术数据。在妹妹不幸过世后,她自己继续书写殖民大时代下的个体故事,出版于2020年的「台湾漫游录」已是该系列的第二部作品。
不过,杨双子也强调,在当今台湾,新的国族共同体已经形成,无法再细分到底是「谁殖民谁」,详细的学术论述只能留给历史学家去厘清。作为文学创作者,她希望借由历史的视野去寻找一个「最大公约数」,在相对得到公认的日治时代被殖民历史中,用自己的视角去讲述自己的故事和思考,同时启发其他人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去讲述相同的故事。
英文版译者金翎介绍,虽然台湾的日治历史和本土文化也许不太为欧美读者所了解,但「殖民」这一概念在英文世界的普世性其实很广,几乎所有大学都在教授有关殖民主义的反思。因此,与其他一些本土色彩浓厚的中文作品相比,她在诠释「台湾漫游录」中对于台湾被殖民历史的思索时,并没有遇到很大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