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头条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普京会晤

    习近平周一与普京会晤 照片:Associated Press RCI发布日期:15:23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一抵达莫斯科,在莫斯科与普京会晤,西方媒体认为习近平的本次访问是寻求加深与莫斯科的经济关系,同时彰显北京为潜在的俄乌战争调停者。 习近平是国际刑事法院(ICC)上周五对普京发出逮捕令以来第一位与普京握手的国家领导人。莫斯科拒绝接受国际刑事法院的指控,北京则表示这一指控是双重标准的。 习近平在俄罗斯政府出版的《俄罗斯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中国上个月发布的乌克兰和平建议反映了全球观点,他表示,复杂的问题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 美国及其盟国对中国的调停动机深表怀疑,指出中国拒绝谴责俄罗斯,并在其他国家实施制裁时给予俄罗斯经济援助。北约最近指责中国考虑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并警告中国不要这样做。中国驳斥了这些指责。此外,中国的和平建议只包含一般性声明,没有关于如何结束长达一年的战争的具体建议。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他只有在俄罗斯军队离开乌克兰领土后才会考虑和平解决方案。 普京在周末访问了俄罗斯占领的马里乌波,他对中国的和平建议表示欢迎。去年在普京派遣数万军队进入乌克兰之前,他与习近平签署了无上限战略伙伴关系。 与此同时,在乌克兰东部城市巴赫穆特的激战仍在继续,双方都发动了反攻。自去年夏天以来,乌克兰军队一直坚守在巴赫穆特,这是这场战争中时间最长、最血腥的战斗。 乌克兰军方今天在前线例行晨报中说,巴赫穆特、莱曼、伊万诺夫斯克、博达尼夫卡和赫里霍利夫卡,所有顿涅茨克地区城镇的守军在过去一天中击退了69次俄军进攻。 Thomson Reuters,adaptation en chinois par Beijia Lin 相关报道 文章来源于RCI: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普京会晤

    大多区房产虽未回暖 专家料买卖方将重返市场(图)

    随著2月新房上市数量创下20年来的最低点,大家期望大多伦多地区房产市场出现回暖的情况并未出现。(资料图片) 随著2月新房上市数量创下20年来的最低点,大家期望大多伦多地区房产市场出现回暖的情况并未出现,而目前极高的借贷成本继续给市场带来压力。 房地产经纪人和其他专家大多数认为,买家和卖家将有更多人重返房市,但这是否意味著下跌的结束尚不清楚。经营多家房产网站的卢欣科(John Lusink)表示:「我们的交易有所增加,我们的信托帐户存款增加了30%,所以活动量明显增加了。但这还称不上是一个繁荣的春季市场。那是因为上市库存。我们目前有超过2,000个房源待售,虽然比一年前增加了25%,但这一数字自去年5月以来一直没有变化。」 2月份,多伦多房屋平均价格为109.56万元。虽然这比一年前下降近18%,但比上月上升了约5%。 卢欣科称,大多区的房价现在可能已经触底。最近他听到更多关于房产的多个报价情况,但在这些竞价中,很少有房屋以高于叫价数十万元以上的最终价格易手,而这在疫情初期是司空见惯。 在一个案例中,一位有创意的买家提出了2个报价。一个没有任何条件,但低于叫价;另一个高于要价,但有条件。 「而在卖家看来,我为什么要降价?我是街上唯一一个待售的人。因此,在我们看到待售房产数量增加之前,我们不会看到对房价的影响。」 多伦多地区房地产局(TRREB)数据显示,2月份新房源数量同比下降41%,延续了最近的趋势。但该机构的首席市场分析师默瑟(Jason Mercer)预计,今年春季和今年下半年的活动水平会更高。 租金涨楼价跌将促使置业 默瑟预计,去年大多区的租金价格上涨了20%以上,这会令一些原打算推迟购房计划的个人提前进入房市。其他因借贷成本迅速上升而推迟购房的潜在买家,现在也更有可能以较低的价格重新进入市场。 此外,默瑟还表示,美国银行业的不稳定令一些交易员押注,加拿大央行会比预期更早降息,这可能会为市场重新活跃。 但地产经纪阮先生(Tran)表示,现在的负担能力可能比以前更差。「在杜兰区地区还有一些交易。那里的房产市场受到的打击比多伦多更大,某些地区的房价下跌了20%到30%。可以肯定的是,这可能会平衡(借贷成本更高),但在多伦多,负担能力比以前更差。」

    民众对国家满意度续跌 年轻人看法最悲观失望(图)

    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民众对国家的满意度持续下降。 一项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加拿大民众对国家的满意度持续下降,对政治制度的看法尤其失望,其中年轻人对本国的看法最为悲观。 民调公司Nanos Research所做的一项新调查发现,64%受访国民对本国感到满意,若衡量对本国满意度的满分是10分,今年平均只有6.6分,而在去年和前年分别是6.8分和7.2分。在35岁以下的受访者中,这一数字更跌至只有5.8分。 当被问到国民对本国主要机构的看法及所作的贡献,包括政治领域、教育、医疗保健、执法以及艺术和文化组织等,以大学和医疗系统得分最高,均超过7分,至于联邦国会众议院有5.7分,总理仅4.9分,参议院只有4.1分,敬陪末座的是总督,只得3.6分。 Nanos Research主席纳诺斯(Nik Nanos)表示,调查结果肯定不是好成绩,民众普遍对国家的满意度呈下跌趋势,若这是本国的一张成绩表,有关满意度只有C等评级,至于对35岁以下的年青一辈心目中,更进一步跌至D等评级。 纳诺斯指,有关调查结果对执政联邦自由党不利,因为在2015年大选中,在参与投票的选民中,18岁至24岁的占比增加18%,达到57.1%。他称,一般来说,年轻人是最乐观、积极的,但该批年轻国民的满意度如此低,他认为这绝对是残酷的消息。 纳诺斯说,联邦保守党党领博励治(Pierre Poilievre)正藉著民众对国家的悲观情绪从中获益,他曾在去年11月和今年1月重覆指国家「分崩离析」,并指通胀高企引发超市粮油杂货价格飙升,医疗系统不堪重负,他认为这一切归咎于总理执政无方,自由党也要负责。 总理杜鲁多则回应说:「让我郑重声明:加拿大没有分裂。」他又指摘博励治夸大阴谋论并回避记者的尖锐问题。

    通胀飙食物房价高 新移民加拿大梦碎(图)

    房屋租金愈来愈高,令致不少新移民面对更严峻生活环境。(明报图片) 新移民来到加拿大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空前的通胀率、居高不下的房屋价格、食品价格和劳动力短缺导致新移民面临生活困境。加拿大将在三年内吸引150万移民,但是新移民来到加拿大后只能做低技能、低工资的工作。 许多加拿大人都感受到了高昂的生活成本带来的压力,但对于新移民和那些试图获得永久居留权的人来说,这种挣扎可能更为严重。新移民可能面临歧视和不稳定的工作条件,同时还要努力满足复杂的移民要求。 根据加拿大皇家银行(RBC)最近的一份报告,他们的收入低于普通人群,而且更有可能居住在住房不足的地方。加拿大新移民居住在住房不足的可能性是其他国家的两倍多,16%的移民居住在不适合其家庭规模的住房中,而非移民的这一比例为7%。21%的移民将收入的30%以上用于住房,而非移民的住房开支占总收入的13%。 2021年,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或医学、牙科、兽医或视光学学位的劳动年龄人口中,移民占一半以上,拥有学士学位的移民占39.1%。但拥有大学学位的移民中,只有1/4的人所从事的工作通常要求低于高中教育水平,这一比例是加拿大出生的学位持有者「资格过剩率」的2.5倍。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的数据,2018年进入加拿大的移民在抵达一年后的工资中位数为3.19万元。尽管这是自1981年以来的最高工资,但仍比2019年加拿大总人口工资中位数(3.8万元)低18%。 在加拿大一个月开销 可在印度生活九个月 53岁的Shahzad Gidwani拥有数十年的国际销售和市场营销经验,以及美国的商学硕士学位,他带著妻子和儿子从印度移民加拿大的时候正值新冠疫情爆发,但随著通货膨胀率攀升至40年来的高点,家庭储蓄逐渐减少,恐慌开始出现。 Gidwani很难找到一份能维持生活的长期工作,因为雇主不想雇佣没有加拿大经验的人。他说:「我每个月要花近6000元用于房租、家具、食物和基本必需品,我们很震惊,我们怀疑移民是否是正确的决定,因为我们正在烧钱。在加拿大一个月的开销可以在印度生活九个月。」 未来工作中心(Centre for Future Work)的经济学家、主管斯坦福(Jim Stanford)表示:「由于竞争、偏好和种族主义,来到加拿大后努力工作的加拿大梦往往无法实现。」 他提醒新移民,这样的情况不太可能好转,因为政府通过积极的移民战略填补近100万个职位空缺的策略,可能会导致底层新移民被困在低收入工作中,几乎没有晋升或改善的希望,同时往往缺乏与加拿大工人相同的基本权利和保护。 Aaron Zhang,Local Journalism...

    加拿大新闻

    【328联邦预算案前】【财长方慧兰亦是谨慎理财】但会应洗就洗(图)

    联邦财政部长方慧兰今日表示,3月28日公布的预算案将会奉守谨慎理财的理念,但作为负责任政府,政府会在应该投资的地方,增加财政资源。 她表示,环球正迈向零排放经济,各国都加大零排放投资,加拿大必须亦步亦趋。 她又说,在制定预算案前,已听到不少加人表示工资增长追不上通胀的声音。

    省府拨款620万重建素里长者房屋(图)

    卑诗省府宣布拨款逾600万元重建素里长者柏文大楼,预料今年秋季动工,新大楼将有89个单位,为低收入长者提供更多可负担出租房屋。省府指正与非牟利组织Columbus Homes及南素里长者居民房屋协会(Senior Citizens Housing of South Surrey)合作,重建位于素里市克洛弗代尔区(Cloverdale)两幢陈旧的长者柏文大楼。目前位于素里176A街5956号的Zappone Manor分为两幢柏文大楼,共设有50个单位,但因年代久远和破旧必须拆卸重建。重建工程有望于今年秋季动工,新建柏文大楼将有5层高,共有89个单位,包括开放式及一房单位。在施工期间,现时的住客可以继续居住在原有单位。工程完成后,他们可选择迁至新大楼居住。省府为项目拨款620万元,Columbus Homes提供450万元,用地则由南素里长者居民房屋协会提供。这个项目属于总额70亿元的卑诗省10年房屋计划的一部分。自2017年以来,省府宣布推出多个建屋项目,至今已有超过4万个可负担房屋单位竣工或兴建中,其中近1800个位于素里市。

    【有片】【加强侦缉能力】约克区警队全新直升机投入服务(图)

    约克区警队今日公布全新的警队直升机。这部直升机将会投入服务,加强警队的侦查能力,与地面的执勤警车配合行动。(明报记者摄)

    惊呆!加拿大居民连续收数十份神秘外卖 免费食物变大麻烦!

    免费食物似乎不是一件坏事,但对卑诗省的一些居民来说,这已经变成了数周以来的麻烦之源。 住在卑诗省新威斯敏斯特Victoria Hill社区的人们表示,他们最近对大量未经请求的Uber外卖送货感到困扰——而且美国加州也发生了这种奇怪的情况。 ...

    即时文字新闻

    即时滚动新闻

    【328联邦预算案前】【财长方慧兰亦是谨慎理财】但会应洗就洗(图)

    联邦财政部长方慧兰今日表示,3月28日公布的预算案将会奉守谨慎理财的理念,但作为负责任政府,政府会在应该投资的地方,增加财政资源。 她表示,环球正迈向零排放经济,各国都加大零排放投资,加拿大必须亦步亦趋。 她又说,在制定预算案前,已听到不少加人表示工资增长追不上通胀的声音。

    省府拨款620万重建素里长者房屋(图)

    卑诗省府宣布拨款逾600万元重建素里长者柏文大楼,预料今年秋季动工,新大楼将有89个单位,为低收入长者提供更多可负担出租房屋。省府指正与非牟利组织Columbus Homes及南素里长者居民房屋协会(Senior Citizens Housing of South Surrey)合作,重建位于素里市克洛弗代尔区(Cloverdale)两幢陈旧的长者柏文大楼。目前位于素里176A街5956号的Zappone Manor分为两幢柏文大楼,共设有50个单位,但因年代久远和破旧必须拆卸重建。重建工程有望于今年秋季动工,新建柏文大楼将有5层高,共有89个单位,包括开放式及一房单位。在施工期间,现时的住客可以继续居住在原有单位。工程完成后,他们可选择迁至新大楼居住。省府为项目拨款620万元,Columbus Homes提供450万元,用地则由南素里长者居民房屋协会提供。这个项目属于总额70亿元的卑诗省10年房屋计划的一部分。自2017年以来,省府宣布推出多个建屋项目,至今已有超过4万个可负担房屋单位竣工或兴建中,其中近1800个位于素里市。

    【有片】【加强侦缉能力】约克区警队全新直升机投入服务(图)

    约克区警队今日公布全新的警队直升机。这部直升机将会投入服务,加强警队的侦查能力,与地面的执勤警车配合行动。(明报记者摄)

    惊呆!加拿大居民连续收数十份神秘外卖 免费食物变大麻烦!

    免费食物似乎不是一件坏事,但对卑诗省的一些居民来说,这已经变成了数周以来的麻烦之源。 住在卑诗省新威斯敏斯特Victoria Hill社区的人们表示,他们最近对大量未经请求的Uber外卖送货感到困扰——而且美国加州也发生了这种奇怪的情况。 ...

    俄恐吓:可射导弹炸国际刑事法院 法官仔细抬头看天…

    俄前总统梅德维杰夫放话威胁国际刑事法院。(美联社资料照) 国际刑事法院(ICC)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布逮捕令,曾任俄国总统、总理,现为俄国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的梅德维杰夫痛批ICC愚蠢无知,并威胁说俄罗斯可以用导弹袭击该机构的大楼。乌克兰“观察者”(Obozrevatel)电视台报导,梅德维杰夫(DmitriMedvedev)20日在他的Telegram频道发文说,可以想像俄罗斯军舰从北海发射1枚“缟玛瑙”(Oniks)超音速导弹,对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进行“点对点”应用。报导称,梅德维杰夫在这则歇斯底里的发文中,多次提到俄罗斯拥有核武,还呛声要大家走著瞧,因为“每个人都在上帝和(俄国)导弹之下行走。”梅德维杰夫认为,国际刑事法院对普京的裁决是“国际法体系的最终崩溃”,没有人需要这种毫无意义的机构。他说,“还有一件事,ICC的法官徒劳地怒火中烧。看,他们说,我们很勇敢,我们没有选择对最大的核大国(美国)下手。不幸的是,先生们,每个人都在上帝与导弹之下行走,ICC只是一个可怜的国际组织。”梅德维杰夫还提醒ICC的法官们要抬头“仔细看看天空”,恐吓意味十足。

    普京在人民日报发文 称习近平“同志”、“我的老友”

    俄罗斯总统普京(右)称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左)“同志”、“我的老朋友”。(美联社档案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天启程访俄,俄罗斯总统普京同日在中共官媒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除以“同志”称呼习近平,并感谢中国对乌克兰问题採取平衡态度,并欢迎中国在解决危机上发挥建设性作用。普京(VladimirPutin)在文章开头就形容习近平此行对他而言,是与“我的老朋友”(习近平)见面的良好机会,“我们的关係尤为亲切”。并指他与“习近平同志”2010年3月初识时,习近平率团访俄,“我们的首次会晤十分务实,却又坦诚友好,这种交流风格我本人很中意”。而两人10年来已会见会谈40次。他并表示,俄方对即将举行的会谈(普京与习近平)寄予厚望。而10年来俄中两国关係进展“令人惊叹,达到了有史以来最高水平,并继续巩固旺盛”。从品质角度来看,这种关係“超越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联盟,也没有领导者和追随者,没有任何界限或禁区”。普京意有所指地说,与一些“图谋得到霸权地位和分裂全球和谐的国家”不同,俄罗斯和中国不论是从直接意义,还是从引申意义而言,都是“搭建桥梁的国家”。“在大风大浪的世界我们就国际问题保持密切合作,肩并肩,像湍流中的岩石一样矗立,切实协调外交政策,应对共同的威胁和当代挑战”。他声称,美国对俄罗斯和中国“採取双重遏制政策”,企图遏制任何不屈服美国指令的国家,愈加横行。国际安全和合作的架构正被拆除。俄罗斯已经被宣布为“迫切的威胁”,而中国被称为“战略竞争对手”。普京说,俄方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乌克兰问题“採取平衡的态度,理解其历史背景和真实的原因”。俄方欢迎中国愿意在解决“危机”(俄乌战争)方面发挥建设性的作用。除主张西方国家“非法的单边制裁不可接受,必须取消”外,普京还提到,俄罗斯对以政治外交方式解决“乌克兰危机”保持“开放的态度”。但和平进程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是否有人愿意认真进行对话”,这种对话也应考虑到“当前的地缘政治现实”。普京还声称,北约正试图将其活动扩大到全球范围,著眼于渗透亚太地区。“有些势力”谋划将泛欧亚共同空间分裂成“排他性小圈子和军事集团”,旨在遏制俄中两国的发展,侵犯两国的利益,但这些企图不会得逞。

    美中关係进入新的恶性循环 北京加强外交攻势

    在发生了一系列外交争端之后,美中关係似乎在走向另一个恶性循环,不少学者都认为,充满挑战的外部环境迫使北京在多个领域调整了外交政策。(欧新社)在发生了一系列外交争端之后,美中关係似乎在走向另一个恶性循环。在上周落幕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中国最高领导层指责华盛顿对北京展开全面遏制和打压,导致双边关係持续恶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实施了全方位的遏制、围堵、打压,给我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发言中这样说。外交部长秦刚也对两国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发出警告。他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举行的专场记者会上说:“如果美方不踩刹车,继续沿著错误的道路狂飙下去,再多的护栏也挡不住脱轨翻车,陷入对抗冲突,谁来承担起灾难性的后果”?美国巴克内尔大学(BucknellUniversity)国际关係学教授朱志群认为,美中之间持续紧张的关係已经直接影响到北京的外交政策走向,迫使中国一边加强与发展中国家传统盟友的关係,同时也修复与澳大利亚和德国这样的西方民主国家之间的关係。“习近平和伊朗、白俄罗斯、土库曼斯坦等国的领导人举行了会晤,但他也在北京接待了来访的德国总理肖尔茨。此外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预计今年稍晚时候也会访华”,朱志群对德国之声表示,“所有这些会晤都是抵御美国抗中努力的外交战略的一部分”。 中国会成为“和平使者”吗? 中国认为其外部发展环境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无法预测的因素,尤其在乌克兰战争持续进行的背景下。赫尔辛基大学访问学者英莎丽(Sari Arho Havren)认为,充满挑战的外部环境迫使北京在多个领域调整了外交政策。“其中重要的一项外交政策调整就是,北京开始越来越强硬地去试图控制国际话语权,将中国塑造成为全球和平安全的提供者和平衡因素,同时将美国描述没有试图阻止冲突,而是制造和挑起冲突的侵略者”,她分析道。上周,中国也成功促成了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间恢复外交关係。在相关协议公布之后,北京似乎有意在中东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并且有潜力挑战美国在这个石油资源丰富地区的主导地位。拉脱维亚裡加斯特拉金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塞伦科娃(UnaCerenkova)表示,中国希望通过与任何可能不会与美国结盟或者对现存国际格局持负面看法的国家加强联繫,来提升自己的全球地位和影响力。“中国试图与所有人展开对话,而且他们的做法是重务实而轻意识形态的”,这位学者分析道,“这些努力可以给中国带来的收益是,逐渐成为其它国家心目中的一个重要参与者,从而让他们认为中国可以坐在谈判桌前,并且可以对国际安全局势带来影响”。 乌克兰与国际安全倡议 对于乌克兰危机,中国外长秦刚在两会期间表示,“冲突、制裁、施压解决不了问题,现在需要的是冷静、理智、对话”,他呼吁“和谈进程应尽快开启”。在乌克兰战争爆发满一年之际,北京发布了一份所谓的“12点声明”,但是中国试图塑造自己为和平斡旋者的努力引起了一些美国高级官员的质疑。此外,中国还发布了一份《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官方媒体称这份文件阐述了北京对于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核心理念和准则。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学者唐安竹(DrewThompson)认为,中国发布的全球安全倡议以及有关乌克兰问题的12点声明,都更像是“意向和偏好声明”,而非战略文件。它旨在让中国利益相关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在安全和政治上的优先选项,如何利用这些内容宽泛的文件来实施和执行中国的治国之道,这都是由中国官员来决定的,他分析道。美国巴克内尔大学的政治学者朱志群注意到,上述两份文件包含了很多可以在乌克兰或其它地区促进和平的一般性原则,但问题在于这份全球安全倡议是无法操作实施的。“它重申了中国关于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承诺,以及认真对待各方合理关切的呼吁”,朱志群在接受德国之声採访时说,“但这并不是一份可以执行的计划”。 与俄罗斯的紧密联繫还会继续 赫尔辛基大学的英莎丽指出,在当前美中竞争持续加剧的地缘政治背景下,中国可能会与俄罗斯保持更加紧密的关係,因为北京将莫斯科视为共同抗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的一个“宝贵的多层次合作伙伴”。那么印太地区国家该如何应对一个日益雄心勃勃的中国呢?台湾亚洲交流基金会的研究员胡莎娜(SanaHashmi)认为,该地区已经进入了一个集体倡议时期,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成为保障地区安全的潜在伙伴。“美国不再被视为负责提供安全保障的唯一国际啊,像印度这样的国家也日益成为潜在的安全合作伙伴”,她对德国之声表示,“制定安全倡议和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是大家共同的责任”。

    BBC预测普京将求助老友 习近平释出3种可能信号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 图:达志影像美联社/中国政府网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自今( 20 )日起展开为期3日的访俄之行,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Putin)进行会谈,让外界好奇双方会谈内容,对此,英国广播公司(BBC)分析双方会谈结果,认为普京将向中国“老朋友”寻求帮助,中国则可能对普京发出3种“可能”的信号。BBC俄罗斯编辑 SteveRosenberg认为,日前国际刑事法庭指控普京犯下战争罪,并对其发出逮捕令,在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下,他需要一个强大的“好友”,这时,中国国家主席的国事访问清楚地表明了对俄罗斯及其总统的支持,预计他们将在莫斯科签署一项关于“深化两国全面伙伴关係”的协议。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记者德米特里·穆拉托夫 (DmitryMuratov)表示,“普京正在寻找盟友,并试图让俄罗斯成为与中国、印度、拉丁美洲部分地区和非洲共同堡垒的一部分。普京正在建设他的反西方世界。”而在经济方面,为了反击西方制裁提振国内经济,俄罗斯持续在促进与中国在能源领域的贸易,预计包括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能源管道将列入习普会谈的议程。俄乌战争目前战况胶著,对俄罗斯而言,需要中国这位强大的老朋友的武器、金钱支援,大约一年前,中俄宣布双方将建立“无限制”伙伴关係,但至目前为止,北京仍不愿向莫斯科提供直接军事援助,担心引发西方对中国企业的二次制裁。BBC中国记者 Stephen McDonell则指出,习近平到莫斯科后,会谈将集中在俄乌战争,习近平将发出对普京发出的信号有三种可能,一、是时候做出一些妥协,以撤退来挽回脸面。二、开绿灯,继续作战甚至猛烈进攻。三、中国领导人将不会做出任何表态。目前中国正在促成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重新建立外交关係的协议,若成功达成协议,北京将再次获得全球和平缔造者的称号,但要使习近平劝阻普京停战,最大关键因素将是停战对于中国能获益多少。而习近平若做出第二种选择,有一派人认为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影响了北京的地缘政治战略,由于克里姆林宫正在消耗北约的资源,而且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将加深与西方较量的意味,到时中共若决定武力侵台,就越考验西方公众的胃口,北京的盘算可能是,战事持续越久,想捲入另一场战争的人就越少。

    【今年1月1.8万人未够数】亚马逊今日公布再裁9千人(图)

    美国网购巨人亚马逊今日再宣布裁员9000人,这是继今年1月公布裁员1.8万人后,该公司另一次大规模裁员行动。亚马逊行政总裁Andy Jassy未有说明今次裁员来自那些部门。 与包括Facebook母公司Meta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内的其他科技公司一样,亚马逊在大流行期间加大了招聘力度,以满足宅在家里的美国人的需求,他们越来越多地在网上购买东西,以保护自己免受病毒感染。 亚马逊的仓库和办公室员工在大约两年内翻了一番,达到160万多人。随著大流行最严重时期的缓解,需求放缓。该公司去年开始暂停或取消其仓库扩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