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期间大受打击的旅游业现不但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且正在蓬勃发展,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繁盛。Vacations for Canadians旅行代理Teena Dowd说﹕「虽然我们至今还未能弥补疫情期间所造成的损失,但相信只是时间问题。因为人们现更渴望并愿意旅行,我们只需要多一点时间﹐便应能走出困境。」不过﹐Dowd亦表示,在过去两年﹐旅行社必须做一些调整﹐以迎合市民兴趣。安省旅游业议会(TICO)主席斯马特(Richard Smart)指出﹐在整个旅游业都在复苏。他说﹕「今年旅行社及的销售非常强劲。大多数旅行社都指出,生意已回到疫情前水平,并持续增长。」Dowd说﹐尽管存在经济隐忧和通胀问题,但仍有很多人在旅行。对此﹐斯马特亦表示赞同。他说﹕「当然,通胀和经济衰退的担忧给旅游业带来一些阴影,但总体而言,今年是繁忙的一年,我们更期望今冬的旅游业生意会更加强劲。」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右二)与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左三)和欧洲理事会主席夏尔·米歇尔(左四)在北京举行会谈。(2023年12月7日)本周四,欧盟领导人将与中国官员就各种紧迫问题进行接触,包括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持续冲突和贸易问题。在这次峰会上,以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欧洲理事会主席夏尔·米歇尔(CharlesMichel)和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何塞普·博雷尔(JosepBorrell)为代表的团队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强一起见面讨论各项议题。虽然欧盟官员预计此次峰会将进行实质性对话,但专家预计,峰会之后双方不会发表联合声明或达成任何具体成果。这与习近平主席和美国总统拜登最近的会晤的结果不同,尽管中美双方关系紧张(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但还是达成了一些共识。欧盟的议程可能会涵盖一系列广泛的议题,预计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将受到特别关注。此次峰会将是欧盟与中国进行最高级别接触并寻求建设性和稳定的欧中关系的一次机会。两国领导人将讨论如何确保更加平衡和互惠的贸易关系,以及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全球卫生和大流行病防备等共同关心的领域。然而,维也纳地缘政治专家维利娜·查卡洛娃(Velina Tchakarova)在《中国观察家》(ChinaObservers)上发表文章称:“中国不可能在北京峰会上向欧盟提供任何有意义的成果,更不可能解决中国向欧洲提出的结构性挑战。在这种有限的条件下,中国不能指望这次峰会不仅仅是为了对话而对话。”贸易问题交锋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Leyen)本周二在这次重要峰会前接受法新社记者采访时警告:“欧洲领导人不会长期容忍贸易关系失衡”。她补充说:“我们有保护我们市场的工具…但我们更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例如,这些就是现在摆在桌面上的选择,我认为仔细研究这些选择也符合中国的利益。”中方在周三回应了冯德莱恩,指责欧盟对北京的出口政策“不合理”。外交部发言人汪文彬说:“如果欧盟一方面严格限制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另一方面又希望大幅增加对华出口,恐怕是说不通的。”汪文斌补充说:“在华欧企超过1/3的出口量返销欧洲。表面上看,中国拥有顺差,但实际上相当一部分的利润是由欧方享有的。”当被问及中方观点的合理性时,位于巴黎的雅克-德洛尔研究所副研究员(Jacques DelorsInstitute)尼古拉•科勒-铃木(NicolasKöhler-Suzuki)说,中欧贸易相互依存是对称的,但中国对欧洲市场的依赖程度要高得多。科勒-铃木在接受美国之音电话采访时说:"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最近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涌入表示担忧。我认为目前的贸易数据并不完全支持这一观点。它没有充分考虑到,许多进口到欧洲的中国电动汽车实际上是西方品牌,如特斯拉或宝马。更广泛地说,欧盟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依存关系是相当对称的。欧盟从中国进口的产品相对多于中国从欧盟进口的产品。但中国对欧洲市场出口的依赖程度远高于欧盟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欧盟近期推行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从对中国电动汽车补贴的调查,再到限制电信巨头华为和中兴在欧洲的市场份额,甚至执行欧盟的碳调整机制。根据中国欧盟商会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国企业在欧洲的业务正在稳步增长,但是,这些企业呼吁欧盟市场保持开放、反对以网络安全为借口设置贸易壁垒。虽然预计双方的合作不会取得具体成果,但欧盟官员认为双方在气候变化行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存在潜在的合作领域。此外,围绕二氧化碳排放进口关税建议和保护特定食品名称等经济和贸易问题正在进行的对话也表明了双方继续合作的可能领域。维利娜·查卡洛娃认为,对中国而言,欧洲仍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她在本周发表在《中国观察家》的文章中指出:“欧洲市场是中国实现其2035年的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中国的2035战略旨在通过实现自力更生(包括在高科技领域)成为技术领导者。在美国市场即将关闭之际,这一点(欧洲市场)尤为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希望欧盟不要变得更加保护主义,不要将其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武器化。”对俄制裁的有效性提上议程除中欧贸易方面,欧盟领导人预计将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施压,要求他遏制中国企业向俄罗斯出口军民两用产品的行为,因为他们担心这些公司正在帮助俄罗斯绕过现有的对俄制裁。欧盟高层人士对中国间接支持俄罗斯的军事能力表示不安,如提供非致命但具有军事意义的物品,如防弹衣和无人机。他们还对中国作为西方国家认为有助于俄罗斯战场武器库的技术的中间渠道表示担忧。英国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Royal Un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