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头条

    突发!加拿大多家大银行出故障,网友慌了:爆雷吗?加航也大面积延误!

    今天(1日),有媒体报道称加拿大皇家银行 (RBC) 的客户在使用该银行的在线和移动系统时遇到了问题。 今天早上 8 点左右,有用户在社交媒体上报告问题,他们表示无法在帐户中看到最近交易的详细信息。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华裔大学生车祸后昏迷45天:奇迹康复 现在要去斯坦福读博

    一名在车祸中差点丧命的UBC华裔大学生,奇迹般地康复,现在要上斯坦福读博,未来更立志帮助那些脑外伤患者。 据CTV报道,Yi Du终于在周三登上学校的舞台领取自己的毕业证书。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48589796317-0'); }); 2021年秋天,Du遭遇了一场车祸,并导致脑部受伤。他表示,很多人觉得他将永远无法康复。 “我昏迷了大约45天,”...

    加国首季GDP增3.1%超预期 满银料央行最快下周复加息(组图)

    加国今年首季仍有稳定的经济增长。(明报图片) 加拿大经济今年前3个月的增长速度快于预期,并可能在4月份再次扩张,引发了加拿大央行将再次加息的猜测。满地可银行(BMO)的专家甚至预期,最早在6月7日的政策决定中,央行就会采取行动。 加拿大统计局周三报告称,2023年第一季度国内实际生产总值年化增长3.1%,超出联邦机构预测的2.5%。金融界的分析师此前预计第一季度的增长率为2.5%,而央行预计为2.3%。 初步估计显示,经济在3月份持平后,4月份尽管发生联邦工人罢工的状况,对经济产生了影响,但该月的增长依旧强于预期。增长了0.2%。 统计局表示,是强劲的出口和家庭支出增长,刺激了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经济学家则表示,这样的数字可能会迫使加拿大央行下周(6月7日)做出继续加息的决定。 BMO的首席经济学家波特(Douglas Porter)表示:「强劲的数据无疑增加了加拿大央行再次加息的可能性,甚至有可能最早在下周的政策决定中就采取行动。」 但波特和其他商业银行经济学家也都表示,央行也可能会将再次加息的决定推迟到夏季。 「然而,鉴于不确定的背景以及5月份通胀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加拿大央行可能会选择保持耐心,并表示如果这种势头持续下去,它可能会在7月份加息。」 但与此同时,库存积累放缓以及家庭投资和企业机械设备投资下降,拖累了经济增长。 尽管加拿大央行希望高利率会导致消费者和企业出现更深远的回落,但加拿大经济的表现仍继续超出预期。 数据显示,在前两个季度增长微乎其微之后,今年前3个月的商品和服务支出均出现增长。受汽车购买量增加以及食品和旅行支出激增的推动,家庭商品支出环比增长1.5%,服务支出增长1.3%。 同时在乘用车、金属和农产品的跨境销售的带动下,出口也按季度增长了 2.4%。但可支配收入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下降,降幅为1%,这主要是由于政府帮助民众抵御通货膨胀的财政措施到期。 房市也在下滑,包括新建、翻新和所有权转让在内的住房投资下降了3.9%。同样,机械和设备的商业投资收缩了2.5%。 央行今年早些时候暂停了加息周期,将关键利率维持在4.5%,这是自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但央行行长麦克勒姆(Tiff Macklem)当时就表示,该行仍在努力弄清楚,利率是否已经高到足以抑制通胀。 加拿大的总体通胀率在4月份小幅上升至4.4%,仍远高于央行2%的目标。 央行和 金融界都预测,加拿大在2023年的剩馀时间里经济将放缓,今年下半年将出现温和衰退,因为愈来愈多的加拿大人被迫以更高的利率续贷,导致他们可自由支配的支出进一步减少。 尽管央行和一些私营部门预测会出现「软著陆」,即通胀率回落至央行设定的2%的目标,不出现重大经济收缩或失业率急剧上升的状况。 经济学家还预测,加息的作用可能需要18至24个月才能完全生效,加拿大央行于2022年3月开始加息。 德勤加拿大首席经济学家Dawn Desjardins表示:「我预计这些非常大幅度的加息对消费者会产生影响,但这是时间问题。影响有多大?将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表现。」

    诱逼13华女卖淫 华妇4人帮落网(组图)

    皮尔区警队召开新闻会。 4名华裔被告。 4名华人女子,涉嫌组成一个犯罪集团,诱逼另13名华人女子在皮尔区卖淫而落网,4人中除被控操控卖淫外,部分还涉及藏毒、贩毒,同案尚有一名71岁男子涉藏毒被拘。 同案71岁男子涉藏毒被拘 被诱逼卖淫的13名华女,12人是有从本地招募的,另一则从中国大陆来的。警方说,13名女子的移民身分各有不同,来加拿大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但大部分都没有在加拿大合法工作的资格,该集团就是藉这个弱点诱逼她们卖淫。 由于在加拿大从事性服务并不犯法,警方不会在此次行动中对这13名女子提出检控。 性服务不犯法 13女不会检控 皮尔区警队的副总长米林诺维奇(Nick Milinovich)承认:「人口贩卖的罪行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生。在许多情况下,连受害人本人都不觉得她们正在被剥削,或者她们因为太害怕而不敢站出来。但警方不会容忍社区中的弱势群体受伤害。」 被捕的4名华人女主脑,分别在今年3月和4月落网,包括59岁的米尔顿居民姓名译音梁毅(Leung Ngai,音译),她被控操控卖淫和贩毒等11项罪名;万锦市的39岁女子,姓名译音张媛媛(Yuan Yuan Zhang,音译),被控6项扯皮条罪名;密西沙加市63岁女子,姓名译音蓝玉(Yu-Hobley Lan,音译)被控操控卖淫和藏毒罪名;密西以加市55岁女子,姓名译音左桂莲(Kwai Lin Tso,音译)被控扯皮条和藏毒罪名。还有一名71岁密西沙加市男子汉德拉汉(Eamonn...

    加拿大新闻

    【报道】魁北克移民沙龙现场火爆;保护法语的96号法案争议中生效

    移民顾问克洛伊:魁北克提高了移民法语能力的门槛,对华裔影响不小。 RCI发布日期:23:22 第12届“魁北克移民与融入沙龙,Salon de l’immigration et de l’intégration au Québec”本周三(5月31日)和周四(6月1日)连续两天在蒙特利尔的会展中心举行。 加广记者现场所见,可谓人头涌涌,魁北克省各地区都在现场开设展台,此外政府教育、移民、就业咨询,及一些大型公司比如魁北克水电公司、皇家银行、以及加拿大广播公司(CBC/Radio-Canada)等都现场设置了展台,现场解答到访移民或有移民计划人士的提问。 在第一天活动之后的酒会上,魁北克移民部长克莉丝汀.佛雷切特(CHRISTINE FRÉCHETTE)通过视讯做了发言,再次强调移民对魁北克经济的重要性。 魁省移民部门前不久宣布,将每年接受新移民的数字提升至5万。而有移民专业人士分析,魁省移民需求比这个数字还要大。 魁北克移民部总经理,也是这场移民与融入沙龙的组织者克里斯托夫·贝尔特(Christophe...

    新西敏女子堕菲沙河 市警派船救起送院(图)

    新西敏市警前日中午接报指一名女子在菲沙河载浮载沉,警方派船到场将该女子救起,相信事件不涉及犯罪行为。新西敏市警今日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事发于5月30日约中午时分,警方接获市民报案称在码头看到一名女子于湍急的菲沙河载浮载沉,警员赶到现场发现水中女子,3名警员其后登上新西敏市警的警船Shaw 1,将失去知觉的女子从河里救起。警员们为该名女子提供急救,直至卑诗紧急医疗服务(BC Emergency Health Services)救护人员到场。新西敏市警发言人斯科特(Jeff Scott)表示,该名女子其后被送往医院,「我们要向看到她需要帮助并拨打911的市民表示感谢,有赖他们的敏捷思维和前线警员的努力,该名女子目前正在康复。」警方将继续调查该名女子是如何落入河中的,但指事件不涉及犯罪行为。

    大温公交客运量按年飈两成 各市长呼吁联邦加快设基金协助(图)

    运输联线市长议会(TransLink Mayors' Council)昨日引述报告指,过去一年大温地区公共交通客运量飈升至少20%,逼近新冠大流行前水平,呼吁联邦政府加快设立「永久公交基金」(Permanent Transit Fund),以增加资源扩展设施及服务,应对当前需求及未来增长。运联市长议会昨日在会议上讨论一份报告,该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大温公共交通客运量激增20%或更多,许多地区的客运量已开始逼近大流行前水平,当中以发展迅速的菲沙河南部地区承受最大压力,目前客运量比大流行前水平高出15%,超越巴士服务的12%增幅。市长议会指新数据反映运联「Access for Everyone」计划的迫切性,该计划也被称为「运输2050:10年优先事项」(Transport 2050: 10-Year...

    断码预警 手慢无!Roots清仓区捡漏价 短裤$19.98

    Roots 加拿大官网清仓区捡漏价,家居休闲服饰超级便宜! 一律不到$30,码不多啦,买到就是赚到! 订单满$...

    即时文字新闻

    即时滚动新闻

    报告:中国投资开源情报 搜集美军资讯

    一家美国情报公司的分析指出,中国官方和解放军正在美国国防部、智库和私营企业的公开数据,藉此更了解美军的能力,其中也包含涉及跟台湾有关的防卫资讯。 一份情报公司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情报机构和解放军正在大力投资开源情报(open-source intelligence,OSINT),以更了解美军在太平洋及其他地区的能力。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威胁情报公司“纪录未来”(RecordedFuture)的分析报告详细说明了中国政府和公司如何从美国国防部、智库和私营公司搜集公开数据,而这些信息有助于中国军方为与美国的潜在冲突预作打算。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有一个中国海事研究所,它开展了大量关于中国的开源研究”,“纪录未来”的威胁情报分析师黑佛(ZoeHaver)说。“这是在学术框架下完成的研究,但最终外国政府会认为这种情报是有价值的。 美国军方没有立即对报告的调查结果发表评论。 开源情报的定义很广泛,但“纪录未来”研究的是中国解放军情报机构用来制定计划和发展军队的信息。 报告说,解放军和中国国防工业几乎肯定会利用其他国家的开放信息环境,从外国政府、军队、大学、国防工业公司、科研机构、智库、新闻媒体、社交媒体平台、论坛等处提取开源情报。个人以及商业数据提供商、印刷媒体、无线电广播、卫星和其他来源,也是信息来源。 该报告还检视了中国军方签发给中国私营公司的合约,以了解中国如何收集一系列的开源信息,包括有关美军及涉及台湾防卫工作的资讯。 “解放军假设美国会以某种形式干预台湾冲突,他们非常努力地为这种情况做准备”,分析师黑佛说。 搜集开源情报 对民主政体构成挑战 “纪录未来”公司的最新报告,列出了5家为中国解放军服务的中国私营OSINT供应商,包括主要销售平台和数据库产品的供应商、主要提供研究和分析服务的供应商,以及专门从事遥感数据的供应商。 报告认为,解放军很可能会使用这些数据来支持决策制定,并更好地了解潜在的外国对手,为未来的冲突做准备。 该报告也指出,虽然美国及其盟国公开的信息存在安全问题,但切断对数据的广泛存取,可能不是解决办法。分析师黑佛说,希望能藉由让更多人认知到中国搜集开源情报一事,帮助私营企业、军方和其他政府部门管理风险,并使“网络爬虫”更难以从公共数据库和网站自动搜刮信息。此外,黑佛也鼓励企业针对有意购买其资讯的中国公司进行尽职调查。 “归根结底,我们不希望西方国家关闭他们的信息环境”,分析师黑佛表示。“那甚至不是一件好事。我们重视开放。” 中国早已开始搜集开源信息 2020年9月多家媒体报道,位于中国深圳的振华数据公司有系统地搜集上百万各国人员的“数码面包屑”,并作为情报提供给中国政府和民间单位,引发外界震撼。“数码面包屑”指的是一个人在网络上留下的蛛丝马迹。 在网上发现这个数据库的美国学者鲍尔丁(ChristopherBalding),2020年曾告诉DW,各界通常将开源数据视为低价值或是无价值的情报,但是开源数据实际上常常是政府部门或情报单位的资讯来源。 鲍尔丁是一名独立学者。他曾在北京大学商学院任教近10年,也曾担任越南富布赖特大学(Fulbright UniversityVietnam)经济系的副教授。 鲍尔丁当时向DW解释,如果一个用户在脸书或推特分享一张照片,这2个平台的技术会自动标记照片的地点。即便用户关闭了推特标示地点的功能,其他人仍然可以从后台去分析出你所在的地点。 此外,深圳振华数据公司的数据库中有大量的外国军方人员,包含数千个基层的军方人员。他们追踪这些军方人员的推特或脸书,并藉此来定位这些人员的所在地。当振华知道这些人员的所在地后,就可以进一步去推测某一艘特定船舰的所在地,以及在该艘船舰上可能发生的事。

    许志永狱中吁「六四禁食」 新纪念馆美国今开幕

    后天是「六四事件」34周年纪念日,在香港因打压而难以公开悼念之际,海内外均出现抗拒遗忘的行动:六四纪念馆在香港的被迫关闭后不足两年,重建的新馆今天在美国纽约开幕;上月因「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囚14年的维权律师许志永透过管道向外界传递讯息,表示「六四」会在狱中继续悼念:「我会禁食一天,这是不可遏制的纪念……即使身陷囹圄依然可以坚持。」他更呼吁其他人当日一起禁食,以纪念先辈的牺牲和筑起华夏新民族精神。 <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旅居美国的中国维权律师滕彪昨(1日)在其推特发文,透露刚刚收到许志永从狱中发出对支持者的感谢和呼吁六四禁食。 在这封于5月24日写成的信中,许志永指出,在6月4日禁食一天是他十年来的习惯,今年虽身陷囹圄,仍会坚持,认为「这是更有力量的纪念」。他又说,六四禁食使历史和未来在个人身体和精神中得以连接,期望以小小的牺牲纪念先辈的牺牲,以虔诚和谦卑筑起华夏新民族精神。对于一些朋友多年来默默禁食,他不敢苟同,因为禁食并非个人的事,更是唤醒国民的伟大事业,必须公开。他呼吁各人与他一起,由6月3日晚8点起禁食24小时。 他又谈到自已被判14年有期徒刑:「不就是坐牢吗?我微笑着面对黑暗,因着光明的信念」,发声后,即使未来一段时间他不能发声甚至消失在黑暗中,仍呼吁各人继续努力做公民,争取选举权和言论自由等普世权利。 新公民运动创始人许志永被判入狱14年,与厦门聚会案有关案件。事缘许志永等多名维权律师和公民运动人士于2019年12月中下旬在福建厦门参加聚会讨论时政,在接着的圣诞节前后,公安四处抓捕参加聚会者。许志永从北京逃亡,最终在2020年2月中于广州被捕,被控「颠覆国家政权罪」,上月被重判有期徒刑14年。 美国六四纪念馆今开幕 延续记忆抗中共 在海外,一群流亡美国的民运人士为今日开幕的六四纪念馆召开记者会,介绍这个如今成为全球惟一一个旨在呈现1989年中国民主运动和「六四」事件历史的实体展览空间。 自1989年后便在每年「六四」举办烛光悼念的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自2012年起已架设临时的六四纪念馆,2014年建立永久纪念馆,後因受打压而由尖沙咀迁往旺角,最终被警方国安处人员以搜集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证据为由,于2021年9月被封。支联会及正副主席其后被控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当局冻结该馆和支联会资产,而支联会亦被迫解散。 当年学运领袖丶纪念馆筹备委员会成员之一的周锋锁昨在记者会上表示,纪念馆正是自由中国的希望所在,强调只要心怀希望,无论有多大挫折和需要经历多少挣扎,梦想仍然不灭。 据介绍,约2000平方呎的纪念馆座落於曼哈顿中城的宾州车站附近,馆内有超过40件收藏品,部分为1989年运动亲历者留下的真实物证,还有当时世界各地人士表达声援的艺术作品,部分从未公开展出。当中包括一具由清华大学师生冒死从天安门广场拉走的油印机丶有血迹的衣服丶他当年在广场上检走的「爱国无罪」横幅。 建馆项目从2022年初开始,原计画两年完成,但筹备委员会成员王丹表示,未料一年不到便已筹集到租用展馆所需的50万美元,令人感动,且多是小额捐款,表明很多人没有忘记这段历史。他强调,纪念馆既是保留历史和抗争者记忆的方法,也是抗衡中共的方法。 周封锁对香港人权被摧毁之快感到震惊,指天安门悼念活动是港人身分认同的关键部分,当局可能因此要大力将「六四」从香港清除。 除支联会被迫解散外,今年已是连续第四年港人无法再在维园公开悼念「六四」,而竖立在香港大学校国的「国殇之柱」被移走后,早前更被警方以调查为由拿掉,去向未明;另外,图书馆内有关「六四」的书籍亦已被下架。种种行动被指是要将港人的「六四」记忆洗掉。

    小龙虾“自由”的AB面:夏天的小龙虾居然降价了?

    一般每年 5 月 20 日至 6 月中旬小龙虾价格相对低一些,过了这个时段价格就会很快上浮。 记者丨 金朝力 陆珊珊...

    看完这档节目,我重新理解了“漂亮”

    有人认为如今的 00 后很自我、不懂社交、不求上进。 也有人认为,现在的年轻人都是 " 躺平党 ",遇到困难缺乏耐挫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一代人的精神面貌,但到了今天,年轻人常见的标签却变成了 " 逃离",仿佛逃离内卷就是当下年轻人的生活主旋律。 但最近的一档综艺却让我看到了年轻人的另一面。 从选秀节目脱颖而出的杨超越,最初以呆萌、跳舞跟不上节拍的形象的印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但在综艺节目《漂亮的战斗》中,由于队友王濛和张雨绮身体不适无法接受落水惩罚,十分怕水且不会游泳的杨超越却弱弱举起了手,毅然决然地替队友做了一次" 落汤鸡...

    美国参议院通过债务协议 违约风险已几近消弭

    财联社 6 月 2 日讯(编辑马兰)美国债务上限法案已快速通过美国国会。当地时间周四晚,美国参议院通过了这一法案,接下来只等美国总统签署,便可生效。 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表示,美国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参议院少数党领袖、共和党籍议员麦康奈尔则赞扬众议长麦卡锡的努力,称其与白宫的四个月债务谈判,是帮助美国朝着财政健全迈出的重要一步。 由于该协议是白宫与共和党籍众议长麦卡锡双方协议的结果,因此,该法案的签署基本上已经板上钉钉。拜登也在参议院投票后表示期待签署该法案,并宣布计划在美东时间周五晚7 点(北京时间周六早 7 点)发表全国讲话。 没有时间可以浪费 参议院投票中,该法案以 63...

    存够300万,够不够你体面养老

    作为 " 独生子女 + 少子化 + 延迟退休 " 的一代,80...

    占便宜上瘾!印度5月俄油采购量再创记录

    财联社 6 月 2 日讯(编辑卞纯)印度上个月抢购了创纪录数量的俄罗斯石油,与此同时,自沙特的石油进口量降至 28 个月低点。 根据能源情报公司 Vortexa 的数据,俄罗斯...

    我在迪士尼工作:月入3千,靠爱发电

    做一次公主梦需要多少钱?迪士尼给出的价格是 475 元。 自 2023 年 6 月 23 日起,迪士尼各级门票上涨约...

    阿里裁员,为什么社会反应这么强烈?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在杭州阿里园区1号门口,一位在职员工如此安慰身旁“提前毕业”的友人。 5月24日下午,处于舆论风暴中心的阿里园区和平时有些不一样,一场场离别正在上演。就在前一天,阿里有业务部门被曝开始进行组织岗位和人员优化,整体比例约7% 下午5点,距离下班时间还有一个小时。一位身材瘦小的男子拎着行李箱走出园区大门,两鬓的白发使他看上去略显沧桑。其身背黑色电脑包,零散的书籍和一包黄瓜味的乐事薯片稍显拥挤地被塞入另一个随行的口袋里。 匆匆离开园区的阿里员工 图源:时代财经摄 随后陆续有人拎着大包小包走出园区,他们表情冷淡,脚步匆匆,张望着驶来的网约车,没有人回头,看看这个曾经奋斗过的战场。直到暮色降临,一辆辆豪车从园区的道闸杆驶出,闪耀着光鲜的名牌呼啸离开。 作为技术人才工厂,阿里巴巴承载着大多数员工对远大前程的向往,但是在组织变动和降本增效的刀锋下,部分人的梦想突然中断了。 上述阿里园区于去年正式投入使用,一条南北向的马路,将总部大楼与生态圈企业办公楼分隔开来。与此同时,一座东西向的人行天桥又将两片区域连接起来。据说这象征着整个园区中数据通畅无阻的传输与共享。 阿里巴巴对裁员传闻的回应姗姗来迟,5月25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官微宣布,2023年六大业务集团总计需新招15000人,其中校招超过3000人。 然而,紧张、不安的气氛已经传导到整个互联网圈。“有不少公司听到风声后,降低了招聘预算,也有关闭招聘岗位的”,一位杭州猎头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道。 裁员风声落地,高P是重灾区 当裁员还没闹得满城风雨时,入职阿里一年的亚楠已经嗅到了危险信号,“裁员名单一周前就定下来了”。 这是一场来得快、去得也快的风暴式裁员,留给被裁对象的时间最多只有1个月,大多数人会选择当天撤退,拿走N+3的体面赔偿金。“经常一天内吃两顿散伙饭,没必要特别纠结,大多数人都坦然接受了。”一位阿里在职员工向时代财经说道。 一批离开云谷园区的员工 图源:时代财经摄 据多位阿里员工透露,此次裁员的重点对象为高P群体,低层级的“小虾米”大多受到牵连。 “去年招进来的近百名应届生都不在裁员范围内,但是项目组里有P8-P10的大佬陆续离开了,各个部门对应的裁员比例也不一样,我们组的裁员指标应该有10%。”亚楠向时代财经说道,她隐隐觉得这是其所在的业务部门中层团队大换血的前兆。 外包团队员工习惯了大厂频繁的离别时刻,一位阿里机房维修员工向时代财经透露,机房的运维人员几乎每三个月换一批人。 李潇是西溪园区淘天集团的员工,一星期内,她收到了不下20次来自亲朋好友的问候,她只能以“没有外界传的那么厉害”来回应熟人圈的关心。 尽管李潇所在的部门仍然维持着风平浪静,但大多数员工如同惊弓之鸟,担心裁员的齿轮很快转向自己,以至于在密集的会议和任务中,她都处于游离状态,大家私下讨论的中心话题也变成了裁员后的出路是什么。 “就算躲过了这次裁员,也很难保证下次能安然无恙,表现不错的业务都要完成裁员指标,其他收益效果不好的业务员工应该也逃不了了。”李潇向时代财经说道,去年开始,她所在的部门经历了两场较大的震荡,渐渐地,她不得不接受“裁员常态化”的事实。 自2022年以来,降本增效成为阿里业务发展的基调,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阿里人员缩减近2万人。而根据最新数据,2023年一季度人员再次减少4524人。 伴随着组织架构的大调整,员工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大大增加了。 近期被优化的李明已经做了近三个月的心理建设,他所在的业务小组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很难明确划分进某个具体的事业部门,他向时代财经坦言:“处于业务模糊地带的员工是这次架构调整的最大牺牲者。” 大厂员工失业,殃及池鱼 2017年,淘宝员工王萍在移动互联网高歌猛进时分急流勇退。 他经历了电商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他的记忆里,阿里总部园区永远是一派欣欣向荣的面貌,每天一睁眼,一串串振奋的数字催着员工不断加班:不断攀升的GMV,增长强劲的新客数量和急速扩张的员工数。 “好像每天都不间断地招聘,无限的创意等待挖掘,人员扩张期间,甚至两个员工挤着使用一个工位。”王萍忘不了处于上升期时,园区的热烈氛围,每当双11大促来临,整个西溪园区被绚丽的射灯装点,破纪录的交易额总伴随着此起彼伏的锣鼓和澎湃的欢呼声,让他没想到的是,曾经热闹的画面竟也定格成了历史。 2021年,天猫双11总交易额定格在5403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8.45%,增速放缓。到了第二年,阿里不再对外公布GMV,转而关注经营质量。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阿里巴巴中国市场的消费者突破10亿,逼近用户增长天花板。 西溪园区灯火通明的夜晚撑起了网约车司机杨帆近十年的收入,2013年,网约车战火尚未被点燃,出租车是员工上下班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每到晚上8点以后,络绎不绝的车流涌向西溪园区门口。 据杨帆回忆,互联网兴起之前,没人炒房子,而是炒出租车,当时一辆出租车能炒到100万元,“我们当年就算在两班倒的情况下,一天保守估计也能赚800元,一个月下来能挣2万多。” 而当互联网公司启动降本增效,曾经和加班文化配套的一系列补贴也逐渐消失,2021年7月,包括快手、字节跳动、美团在内的多个大厂宣布取消大小周,紧接着,住房补贴、下午茶、打车补贴等福利也严重缩水。 周边网约车市场的高速发展在阿里大范围取消打车补贴后“踩下刹车”。据多位员工透露,阿里取消打车补贴已经有一年多了,每个月只提供800元的限额报销,这让一部分提早下班的员工转向公共交通工具。 大厂预算的下滑直接冲击了杨帆的收入,晚上9点迎来最后一批下班高峰期,再过一个小时,园区附近的订单量就像踩了刹车。“放在两三年前,到凌晨两三点依然有不少单子可以接,现在到了10点就几乎接不到单子了。” 杨帆见证着阿里员工的潮起潮落,他把自己定义为失意员工们的“树洞”。“去年11月有一对在阿里上班的夫妻,买房半年后双双被裁员……最近一段时间,达摩院不太平,自动驾驶业务小组整体被裁员了……”杨帆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的见闻。 距离西溪园区步行5分钟左右,是一个大型居民区:福鼎家园,大多数年轻的阿里员工居住在这里。不过,这里只是他们暂时的落脚点。据福鼎家园门口保安透露,2023年,这里的租户流动率达到了巅峰,“去年有很多人在这住,今年的住户明显变少了,而且少了很多。” < p style="text-align:center;"> 阿里西溪园区周边配套 图源:时代财经摄 随着收入水涨船高,拿下未来科技城的一套房子往往是阿里员工的目标。靠近西溪园区的阳光城未来悦MAX、中南樾府、东原印未来构成了未来科技城“三兄弟”。在阿里瘦身的几年内,周边房价经历了不小的震荡。 贝壳找房显示,阳光城未来悦MAX目前在售房源一共118套,主流挂牌价格介于5.5万元/平方米至6.5万元/平方米,而在巅峰时期,小区整体挂牌均价曾突破7万元/平方米。 重生还是失速,分岔路口的互联网巨头 在降本增效贯穿整个2022年后,阿里动用了最直接的办法——组织瘦身。 今年开年以来,阿里经历了史上最大的组织变革。3月28日,张勇发出公开信:阿里巴巴将启动“1+6+N”的组织变革。此外,阿里曾经引以为傲的中台将被全面做轻做薄,据“晚点”报道,阿里中台在5月中旬被彻底分拆,该队伍高峰时期一度超过1万人。 离职员工吴凡见识过庞大组织引发的弊端,一个问题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内部相互拉扯、消耗。“个别级别高的管理者,只想守着一亩三分地,做不会出错的业务。” 过去十年,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互联网大厂挑起了大大小小的变革,从网约车、百团大战、移动支付再到下沉市场、社区团购,大厂无孔不入地改造着用户的生活场景,也不断拓宽自身的业务边界。 与此同时,组织的急速膨胀悄然而至。2018-2020年,阿里巴巴每年员工人数以2万人的速度增长;而信奉大力出奇迹的字节跳动,在短短8年内,员工数量突破10万人;2016年-2019年,腾讯以每年新增1万人的速度稳步扩张。 “印象中只要公司一把手提到不计成本地投入,该业务至少有两个团队跟进,浩浩荡荡上百号人参与进来。”吴凡说道。 毫无疑问,两个大动作带来的最终结果是人员的收缩。“多个业务板块有上市的计划,免不了要进行人员组织的调整,并非经营遇到了困难。”一位从达摩院离职的中层员工猜测,经历了人员快速膨胀后,轻量化运营将成为阿里日后发展的常态。 在国内互联网公司启动大规模裁员之际,美国各大科技巨头也同步刮起了裁员风暴。马斯克收购推特后,大刀阔斧地展开了一系列举措,员工人数从7500人砍到只剩下1500人;近期,Meta完成了第二轮万人裁员计划,累计裁员约21000人;去年11月,亚马逊确立了长线裁员目标,并且在三个月内裁掉2.7万人。 互联网管理者似乎尝到了降本增效的甜头,近期,马斯克在伦敦峰会上预测,推特最早6月份就能实现扭亏为盈。在人员缩减四分之一后,Meta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增长3%,其中广告增长回归,营收达到281.01亿美元。 大厂精打细算的日子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对待风口的态度变得谨慎了许多,在元宇宙概念遇冷后,大模型时代的到来也没有搅乱战局,部分头部大厂甚至尚未正式出手。除此之外,它们几乎都步调一致地选择让集团CFO走向前台,阿里的张勇、TikTok的周受资,京东的许冉……更早一些,微博的一把手也换成了财务出身的王高飞。 “十年前,互联网的管理者还是实实在在靠业务打仗的人,只能说各互联网大厂都走到了需要精细化运营的转折点。” (文中受访者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