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加拿大家园
加拿大家园
加拿大家园
加拿大家园
加拿大家园
加拿大家园
No menu items!
go
搜索
头条
【苦命女遭前度男子恐吓威胁差佬无理】丧生之后恶男被控1级谋杀(图)
加拿大新闻
【Walmart和Costco非食品价格飞升元凶】专家称它们反有助加强竞争降低价(图)
有经济学家在国会委员会上作供时指出,美国大型零售企业如Walmart和Costco并不是导致加国杂货加价上升的元凶。 多伦多大学经济系教授钱德拉(Ambarish Chandra)表示,杂货加价上升是表演式的,他认为所有零售商都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时亦会把货品价格上升尽量减少。 加拿大数大超市集团在委员会作供时都表示,在疫下未有「趁火打劫」增加利润。 钱德拉说,这些都是“门面装饰”。 他又说:「坦率地说,多年来,我们已经看到这些大型超市的不良行为,无论是价格操纵还是其他类型的丑闻问题,比如在大流行期间协调减少收银员的工资——所有这些都源于事实 我们只是没有足够的竞争。」 他又表示:「我们应该考虑鼓励竞争,而做到这一点的一种方法,是在国内实际拥有更多的外国杂货店。因此,从长远来看,Walmart的存在实际上对加拿大有利,而不是坏处。」 贵湖大学农业综合企业研究员Simon Somogyi补充说,Walmart和Costco是比加拿大杂货商更大的公司,这使他们能够采购更多的产品,最终达到更低的价格销售。 他表示:「他们融入我们的零售业很重要,可以让消费者选择他们想把钱花在哪里。」 他说:「欢迎任何可以进入市场的竞争以帮助降低成本。」 运输、包装和劳动力的高成本,以及历史高位的商品价格等因素,都在导致杂货费用上涨,但专家表示,预计到2023年底食品价格上涨将趋正常化。 今年2月份加国通胀价格5.2%,但食品价格的通胀按年比,仍高达10.6%。 在加拿大WalmartCEO作供后,加国Costco高级副总裁Pierre Riel将于4月17日在国会委员会上作供。 (明报记者摄)
加拿大新闻
市民﹕联邦政府一次性货劳退税 是杯水车薪(图)
安省温莎市的一些居民表示,联邦政府的一次性货劳退税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是「杯水车薪」,因为这完全不能补贴食品价格的涨幅。 单身人士可以获得高达234元的一次性付款,而一对有2个孩子的夫妇,可以获得467元,一位老年人可以获得大约225元。 温莎-埃塞克斯食品賙济库协会(Windsor-Essex Food Bank Association)主席穆尔(June Muir﹐图)指出,这笔钱的数额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她说:「我相信家庭会很高兴,因为他们会收到一次钱,但对我们来说,这是令人失望的,人们仍然要依靠食品賙济库,所以这非常令人失望。我希望人们可以获得更多资助,因为食品通胀高于通货膨胀。」 穆尔指出,政府需要考虑的是比一次性退税更多的问题。 她说:「我们需要了解根本原因,需要改变政策,我们从未见过居民如此依赖食品賙济库。这是令人失望的,我可以看到我们的数字不会减少,我们只是会变得更加忙碌,人们会更加依赖我们,我们希望我们能够跟上。」 穆尔说,去年有8000名新客户来到食品賙济库寻求帮助,当资金紧张时,人们首先支付房租和水电费,这给食品賙济库带来更大的压力。 在温莎大学旁边的大学社区教会牧师Shalini Sankarlal说,这点钱起不了什么作用。 她说:「这肯定是不够的。仅在本周二就有六个人敲我们的门,除了我们有的食品柜外,我们还赠送食品卡。因此,虽然有所帮助,但肯定是不够的。」 教堂的行政助理布朗(Alison Brown)也说:「这是不够的。因为这个月有学生告诉我,我必须决定是买面包还是买牛奶。需求远远大于退税的数额。这似乎是一个创可贴,而不是一个解决方案」 温莎市一名「收入非常有限」的长者说:「我很感激得到的任何东西,但这笔钱只是杯水车薪,我的收入非常少。」 人们表示,该计划应该是两次付款,而不是只有一次。他们认为政府应该做更多的工作来降低价格,比如降低人们在食品上支付的一些税收。
加拿大新闻
预算案拨出数千万加元用于应对外国干预
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弗里兰 照片:La Presse canadienne / SEAN KILPATRICK RCI发布日期:12:12 加拿大皇家骑警将在未来三年内获得数千万加元的资金,以加强对加拿大移民侨民社区的骚扰和恐吓的相关调查。 周二的联邦预算中包含了这笔4900万加元的拨款。预算案说,这笔钱旨在帮助皇家骑警 保护加拿大人免受骚扰和恐吓,并特别提到俄罗斯、中国和伊朗等独裁政权,它们都被指控在加拿大的侨民社区开展活动。 这项新举措也同时为保护大学和尖端研究免受间谍活动的影响。 预算案警告说,一些国家在努力从加拿大公司窃取信息,以使其国内产业受益。其代理人因其信仰和价值观而恐吓侨民社区,这些国家的情报人员试图渗透到加拿大的公共服务和研究机构。 预算案指出,专制政权认为他们可以不受惩罚地行事,干预民主国家的事务,而民主国家必须采取行动来保卫我们自己。 加拿大的任何人都不应该受到外国干预者的威胁,加拿大的企业和加拿大的机构必须不受外国干预。 预算案还为公共安全部长门蒂西诺之前宣布的一个新机构提供资金:在五年内投入1350万加元建立一个国家反间谍办公室。 联邦预算中的措施是在关于中国涉嫌干预加拿大2019年和2021年大学的政治争议中提出的。 一系列涉及机密报告和消息来源称,中国试图影响中国侨民社区并为个别候选人提供资金。 两个议会委员会以及情报监督机构正在对这些指控进行调查,所有的反对党都要求对这些指控进行公开听证。 CBC News,Murray Brewster,...
加拿大新闻
亚马逊为减少退货 引入一个新的退货警告标签
亚马逊正在其网站上引入一个新的警告标签,以帮助改善客户体验。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48589796317-0'); }); 这家总部位于西雅图的电子商务巨头正在将该提示引入其平台,以解决频繁退货的问题。在客户经常退货的产品旁边,会写着“经常退货的商品:查看产品详细信息和客户评论,以了解更多关于此商品的信息”。该标签旨在帮助客户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定,并提示卖家修改他们的清单或产品。 此举是在新冠疫情封锁期间电子商务退货激增之后采取的,这导致了零售商的成本上升。在亚马逊上,顾客可以在购买之日起30天内退回未使用的商品。此外,这些退货对客户来说通常是免费的,这意味着亚马逊要支付产品运回的费用。考虑到亚马逊必须承担的额外退货成本,该公司打击退货是合理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警告已经开始出现在某些唱片机和连夜裙等产品上,尽管警告标签还没有对所有用户可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带有警告标签的产品是亚马逊提供的第三方供应商的产品。一些卖家说,他们的客户在亚马逊上的退货率高于其他渠道的退货率,他们说这种差异是由于亚马逊方便的结账程序和快速的Prime配送。 亚马逊发言人贝琪·哈登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目前在一些产品详细信息页面上显示退货率信息,以帮助我们的客户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定。” 亚马逊的新警告标签是解决频繁退货问题的一个步骤,希望它能帮助顾客做出更明智的决定。新标签在帮助亚马逊削减频繁退货的成本方面有多大效果,还有待观察。我们也不确定该徽章何时会广泛推广,以及它是否会对亚马逊加拿大用户开放。(都市网Rick编译,图片来源资料图) (ref:https://mobilesyrup.com/2023/03/28/amazon-warning-badge-frequently-returned-products/)
装载更多
加拿大新闻
查看全部
每日倚赖踩往医院治癌 6旬汉痛失滚轴溜冰鞋(组图)
admin
-
一名被诊断出有第四期癌症的多伦多市男子Joe Soares,每日倚赖滚轴溜冰鞋前往医院接受放射治疗。一名被诊断出有第四期癌症的多伦多市男子Joe Soares,每日倚赖滚轴溜冰鞋前往医院接受放射治疗,但这对溜冰鞋上周五被人偷走。男子恳求贼人能将溜冰鞋归还。然而希望在人间,他的故事被传开后,有整修滚轴溜冰鞋的公司,以超优惠价出售一双滚轴溜冰鞋,让他继续在路上享有溜冰乐。Soares说,他对上一次使用溜冰鞋是在上周五早上。他从玛嘉烈医院接受治疗后返家,便将溜冰鞋放在停泊在St. Helen's Avenue自家门前的小型客货车前座的乘客座位上。到了周一早上,当他预备从车上取出溜冰鞋前往医院做其第18次亦是最后一次放射治疗时,才发现溜冰鞋不翼而飞。当下,他留下男儿泪。Soares的溜冰鞋并不便宜,但他希望能物归原主,并非钱的问题,而是溜冰鞋背后,代表给他自由、鼓励的意义。他说:「我已64岁,我竟然仍能穿上溜冰鞋到医院,他们(职员)看到我,就觉得我很厉害,那感觉真是太好。」Soares估计该对溜冰鞋是在上周五下午至本周一早上被偷,他已向警方备案,希望能失而复得。不过,警方则表示,既没有目击者,又没有监控片段,要寻回失物比较渺茫。警方又称,一般来说,如发生入屋爆窃,他们会进一步调查,看看贼人有没有留下指模或其他证据,可辨别疑犯身分,但Soare的小型客货车并没有被人破坏的迹象。但Soares就说,很明显有人曾经上过他的汽车,因为车内物品被人翻乱,更留下一个7-11的咖啡杯。Soares一年前被诊断出患癌,并指他只能活多15个月。经过一轮放射治疗后,他将再次接受电脑断层扫描,以便了解其最新病情。但无论如何,他现在的信念比以前更坚定。他说:「我不会死,我到处去。我要照顾孙子,让他们拥有我小时候没有的东西。」而该对溜冰鞋对他意义重大。「它是我的。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请把它归还。」
20岁少女落公巴后 遭男乘客尾随性侵(图)
admin
-
多市士嘉堡发生20岁少女乘搭公巴,下车后被尾随男乘客性侵犯。警方表示,案件发生在3月27日零时以前。案情透露,受害人当时乘搭3207路芬治线巴士,巴士当时沿著芬治路东行。1名男乘客在26日晚上11时45分于芬治路夹麦高云路的西南角登上公巴,坐在巴士的尾座。当巴士驶到Littles Road夹Sewells Road交界时,受害人和该名男子一同落车,二人沿著Littles Road向南行,期间受害人却遭性侵犯。警方称,涉案男子(图)年龄在30-35岁之间,留黑色卷发,脸庞消瘦,胡子刮得乾乾净净。涉案男子穿灰色裤子、黑色鞋子、黑色和灰色相间的冬季夹克和灰色连帽衫,背著黑色背包。警方呼吁有消息者,致电42分局,电话(416)808-4200。此外,针对1名中年变态男子尾随3名女童回家,在屋外窗口手淫的案件,警方现已拘捕1名45岁男子,控告他3项刑事骚扰和1项作出不文动作罪名。警方称,案件发生在3月22日晚上,现场是登打士东街夹觉士维一带,当时3名女童步行回家,却被1名男子跟踪。3名受害人年龄介乎13岁至14岁。案情透露,涉案男在受害人屋外的窗口凝望,之后却做出不文动作。警方现今拘捕涉案男子Charles Silliker,控告他上述罪名。警方呼吁有此案消息者,致电416-808-5500。
魁省拟退出联邦牙保计划 料5年获渥京30亿元补偿(图)
admin
-
魁省有意退出联邦牙保计划,并要求渥京给予补偿。魁北克省府表示不愿参加联邦牙保计划,并会要求联邦政府给予补偿。魁省财政厅长吉哈德(Eric Girard)周三表示,魁省已有自己的牙保计划。他指魁省将必须与联邦政府展开谈判,但预估魁省5年内可以自联邦获得约30亿元的补偿。吉哈德表示,该省倾向为现有牙保计划提供足够资金,随后再考虑创建一个新计划。联邦总理杜鲁多周三被问到魁省的要求时表现谨慎,只表示愿与魁省省长勒戈(Francois Legault)进行讨论。联邦政府周二公布的预算案将继续落实牙保计划,预计今后5年内花费130亿元。
遭车撞飞弹回地上 64岁男重伤危殆(图)
admin
-
图为房屋火警现场。多伦多市一名64岁男子前(28日)晚上11时,行经央街(Yonge St.)夹Cranbrooke Avenue(即近Lawrence Ave.)时,被汽车撞飞倒地,送院时已经命危。警方表示,伤者被一部沿央街向北行的汽车撞倒后,撞上汽车的挡风玻璃再弹回地上,初步显示,伤者是在没有行人过路指示的地方横过马路。车祸后,司机留在现场协助调查。
89岁失踪长者已经找到 人没事
温市一名89岁长者与人喝咖啡后 失去踪影(图)
运联拟于阿标特斯站附近建30层高商住建筑 提供逾200个出租住宅单位(图)
加拿大议员代表团将于4月份访问台湾
【涉跟3名女童回家窗外手淫变态男被捕】警控3项刑事骚扰1不文动作罪(图)
【预算案内新牙医补助】【总理未有解画】家庭年收入9万以下无私保OK(图)
【移民部大开移民门户】快速通道今抽7千人3月总计达2.16万人(图)
温市警针对入店行窃展开行动 3周逮捕200人追损8万元(图)
【苦命女遭前度男子恐吓威胁差佬无理】丧生之后恶男被控1级谋杀(图)
【警方截停多市司机】满车都是偷来物品(图)
警告!多伦多冬季风暴今日来袭,80km强风降雪迅速几乎全白!
【妙龄女子深夜士嘉堡近活力广场上巴士】落车遭尾随卷发色魔性侵(图)
装载更多
即时文字新闻
每日倚赖踩往医院治癌 6旬汉痛失滚轴溜冰鞋(组图)
2023年3月30日
欧洲多国领导人接连访问中国,权衡对华战略
2023年3月30日
中国最大房地产开发商碧桂园十五年来首次亏损
2023年3月30日
89岁失踪长者已经找到 人没事
2023年3月30日
装载更多
即时滚动新闻
20岁少女落公巴后 遭男乘客尾随性侵(图)
admin
-
多市士嘉堡发生20岁少女乘搭公巴,下车后被尾随男乘客性侵犯。警方表示,案件发生在3月27日零时以前。案情透露,受害人当时乘搭3207路芬治线巴士,巴士当时沿著芬治路东行。1名男乘客在26日晚上11时45分于芬治路夹麦高云路的西南角登上公巴,坐在巴士的尾座。当巴士驶到Littles Road夹Sewells Road交界时,受害人和该名男子一同落车,二人沿著Littles Road向南行,期间受害人却遭性侵犯。警方称,涉案男子(图)年龄在30-35岁之间,留黑色卷发,脸庞消瘦,胡子刮得乾乾净净。涉案男子穿灰色裤子、黑色鞋子、黑色和灰色相间的冬季夹克和灰色连帽衫,背著黑色背包。警方呼吁有消息者,致电42分局,电话(416)808-4200。此外,针对1名中年变态男子尾随3名女童回家,在屋外窗口手淫的案件,警方现已拘捕1名45岁男子,控告他3项刑事骚扰和1项作出不文动作罪名。警方称,案件发生在3月22日晚上,现场是登打士东街夹觉士维一带,当时3名女童步行回家,却被1名男子跟踪。3名受害人年龄介乎13岁至14岁。案情透露,涉案男在受害人屋外的窗口凝望,之后却做出不文动作。警方现今拘捕涉案男子Charles Silliker,控告他上述罪名。警方呼吁有此案消息者,致电416-808-5500。
魁省拟退出联邦牙保计划 料5年获渥京30亿元补偿(图)
admin
-
魁省有意退出联邦牙保计划,并要求渥京给予补偿。魁北克省府表示不愿参加联邦牙保计划,并会要求联邦政府给予补偿。魁省财政厅长吉哈德(Eric Girard)周三表示,魁省已有自己的牙保计划。他指魁省将必须与联邦政府展开谈判,但预估魁省5年内可以自联邦获得约30亿元的补偿。吉哈德表示,该省倾向为现有牙保计划提供足够资金,随后再考虑创建一个新计划。联邦总理杜鲁多周三被问到魁省的要求时表现谨慎,只表示愿与魁省省长勒戈(Francois Legault)进行讨论。联邦政府周二公布的预算案将继续落实牙保计划,预计今后5年内花费130亿元。
遭车撞飞弹回地上 64岁男重伤危殆(图)
admin
-
图为房屋火警现场。多伦多市一名64岁男子前(28日)晚上11时,行经央街(Yonge St.)夹Cranbrooke Avenue(即近Lawrence Ave.)时,被汽车撞飞倒地,送院时已经命危。警方表示,伤者被一部沿央街向北行的汽车撞倒后,撞上汽车的挡风玻璃再弹回地上,初步显示,伤者是在没有行人过路指示的地方横过马路。车祸后,司机留在现场协助调查。
一个普通公民和“极客”如何成了“国家的敌人”?
admin
-
45岁的阮晓寰,一个妻子眼中的理想主义者,酷爱读书的技术天才。一个关心社会公正的普通人,如何仅仅因为网络发帖就一步步成为“国家的敌人”,并于近日被判处7年重刑? 4497天,712篇博文。从2009年1月15日创建博客,到2021年5月9日最后一次发文——这是中国博客“编程随想”的传奇历程,也是其运营者阮晓寰于近期遭受7年重判的“罪证”。 自从在博客上最后一次发文至今,“编程随想”这个名字已销声匿迹近两年。此前,这个博客因常年科普“翻墙技术”以及发表时政评论,而被很多网民熟知。如今,让它重返公众视野的,是一则近日在网上流传的微信群聊记录。该记录显示,阮晓寰的妻子贝女士在邻居们的微信群里求助,称自己曾因为了丈夫上诉请律师而受到办案人员的强行训话施压,并公开了丈夫“编程随想”博主的身份,请求邻居们关注她的个人安危。 这是“编程随想”第一次和阮晓寰这个名字发生联系。此前,虽然已有“编程随想”被抓的传言,但无人知道其真实姓名,没人知道这个在网上为国人普及基本政治常识的“神秘极客”究竟是谁。 今年45岁的阮晓寰,2021年5月10日被警方从上海家中带走,次日被刑事拘留,同年6月17日被批捕。10月被公诉至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并于10月13日立案审理。 2023年2月10日,阮晓寰因“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有期徒刑7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并处罚款2万。随着一审判决书的公布,这起因言获罪的案件才真正浮出水面,并引发巨大关注。海外互联网上,很多人加入了对阮晓寰被重判的抗议,并表达对他的声援,赞誉他为“用技术对抗极权的英雄。” “我从不认为他的行为构成煽动颠覆国家政权。”近日,阮晓寰的妻子贝女士在接受NGOCN采访时表示。据她介绍,阮晓寰在被抓后,就承认了相关博文是他写的,而他的目的是“让国家变得更好”。此前,她在邻居们的微信群聊里为自己的丈夫辩护:“他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信息安全系统总工程师,他为国家做过贡献的。”“他是爱国的。”她说。 贝女士在邻居微信群聊贴出阮晓寰的奖状,以证明他曾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信息安保项目获奖。图片来自网络 突如其来的抓捕 2021年5月10日中午12点左右,上海杨浦区,贝女士家的门铃响起。 她以为是上午叫的送水工到了,没有多想,便喊当时在书房里的丈夫阮晓寰前去开门。过了一会,她听到门口传来“不许动”和轻微扭打声,她赶紧跑到门口,才发现大门敞开,不见丈夫的身影,而一名身形瘦削的男子径自闯入家中。 “你要入室抢劫吗?”贝女士质问眼前身份不明的不速之客。 为首的男子掏出证件,表明是办案的公安人员。随后,陆续进来了近十人,有的穿警服,有的是便衣。一行人进入家中后先是仔细搜查了书房(即阮晓寰平时工作的地方),时间很长,“几乎翻了个底朝天”。随后再逐个房间搜查。 “他们大概有十个人左右,三四个人盯着我,把我拦在(被搜查房间)外面,两三个在客厅,三四个在书房,还会换班,”贝女士说。 搜查期间,办案人员时不时向贝女士套话,并说阮晓寰在海外平台发表的文章“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案情很严重,阮晓寰会被判五年以上。搜查持续到次日凌晨两三点。贝女士被带到上海杨浦区公安局接受盘问,并被告知其丈夫此时也在隔壁审讯室接受讯问。一直到早上七点左右,警察才派警车将她送回住所。 丈夫被捕的当天,贝女士形容自己“脑海里一片空白”。手机被收走、无法求救、也无法上网查询这样的入室搜查是否合法,她深感无力。她回忆,当她质疑办案人员是否有搜查证,对方告知她,“我们那么多人穿着公安制服,在办案,你有什么好担心的。”搜查证是第三天才向贝女士出示的。而一直到阮晓寰被抓两周后,她才收到相关拘留证书。 贝女士说,在丈夫被抓后的一个月内,她身体状况极差,常因焦虑担忧而难以入眠。那时,她对丈夫具体写了什么被加上这么严重的罪名全然不知,也不解为何常年从事技术工作、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信息安全保障做出巨大贡献的丈夫,竟会被扣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罪名。 她回忆,丈夫被抓几个月后,有邻居告诉她,公安在逮捕行动前的几个月,就租下了她家楼上的一间房,用以监听他们,对面那栋楼也有监视他们住所的人员。这些虽然只是邻居的说法,但让她开始慢慢回忆起来一些细节。那段时间里,楼上的厕所常传来漏水声。但当她和阮晓寰上楼敲门,要求对方配合物业检查,对方却坚持拒绝开门。她还想起来,丈夫在被抓的前一两年,常向她抱怨家里总是断网。因为经常发现网络异常,他也愈发谨慎,有时一起出去散步时,常说“要杀个回马枪”,返回住所查看有无异样。这些“蛛丝马迹”,都是她在丈夫被捕后才一一串联起来的。 2021年5月10日,阮晓寰与上门抓捕他的警察发生冲突,这是他被打碎的眼镜。图片由贝女士提供 秘密审判 一幅被打碎镜片的丝边眼镜,静静地放在家里。这是2021年5月10日那天,阮晓寰被抓之时,和警察发生肢体冲突时被损坏的眼镜。“我们会为他配一副新眼镜。”抓捕那天,警察把破碎的眼镜还给了她。 从那一天开始,到2023年2月10日公开宣判,近两年的时间里,阮晓寰的情况一直不为外人所知,家属也知之甚少。尽管拘留证和批捕证上写明了阮晓寰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但对贝女士来说,很长一段时间,她并不知道网络上传说的博主“编程随想”,就是她的丈夫阮晓寰。她根本不知道他曾经具体写了什么、做了什么。 “我们平时不太交流时政。只记得大学时他跟我说过’六四’的事情,但后来谈得很少。”她回忆。 1996年,他们一起到华东理工大学化工系上大学,并成为同班同学。大学时,他们经常在晚上一起散步聊天。在贝女士眼里,阮晓寰对天文地理、科学技术、哲学历史无所不知,聊天中,她总会惊讶于他的阅读量之大、知识面之广。 毕业后,阮晓寰进入了网络安全行业,而贝女士则加入外企,2004年他们结婚。婚后,日益繁忙的工作令两人深入交流的时间逐渐减少。贝女士记得,虽然阮晓寰也会主动说起一些热点案件,或者批评一些社会问题,但谈论时政并不多,而且习惯了外企宽松环境的她,对这些也少有体会。加之她本身对政治不敏感,她与阮晓寰谈论政治更是少之又少,只隐约记得他在提起一件时事新闻时说过“你不关心政治,政治就会来关心你”之类的话。 依家人对阮晓寰的了解,他平时言论并不“极端”,也从未说起过“编程随想”博客。“一听到(被捕)这个消息之后,我们都呆了。”他的妈妈说。家人以为他只是看了网上的文章,发表了一些敏感的观点,且2021年恰逢中共建党一百周年,网警收紧管控,所以才被抓。也正是因为家人没意识到“这么严重”,一开始,她们只是请了上海本地的律师为阮晓寰辩护。 但律师的介入并不顺利。据贝女士介绍,家人先后聘请了三批律师,都是上海当地律师。但律师都被有关方面要求签署“保密协议”,并且不得向家属透露案情。 贝女士说,在案件侦查期间,她就让律师前去会见,但办案机关以律师会见会妨碍侦查予以拒绝,所以整个侦查期间都不许律师会见。尽管家属质疑这是否违背了相关的法律规定,也屡次到信访局投诉,但都没有任何结果。一直到2021年8月中旬,案件转交检察院后,在家属多次催促和恳求下,律师才于9月29日第一次会见到阮晓寰,而此时距离他被抓已过去近四个半月。律师会见阮晓寰后,向贝女士透露阮晓寰已认罪。贝女士追问是认行为事实还是认罪认罚了,律师却含糊其辞。2021年10月1日,贝女士给检察院写信,对案件的定性表示质疑。 2021年10月13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审理。2022年3月,因上海疫情管控,案件审理被“中止”。到2022年六、七月份,上海的封控逐步放开,但家属被告知审理仍处于中止状态。阮晓寰年迈的父母(86岁的父亲和76岁的母亲)曾给法官打电话,恳求尽快恢复审理,不要停滞在无休止的中止状态。收到的答复却是:“现在疫情还没过去啊…”“而且积压的案子很多,不是你们一个案子,你们要耐心等待。” “难道疫情不过去,案子也就一直是中止状态吗?”贝女士对此感到不解和气愤。一直到2022年12月,全国都放开封控时,此案仍未恢复审理。 时间进展到2023年2月7日,此案突然迎来了意想不到的转变。当天,律师致电贝女士,通知她丈夫的案件将在三天后公开宣判,允许家属到场。但荒谬的是,此前的几个月里,没有任何人告知家属,此案已恢复审理。贝女士隐约知道2021年12月左右本案已经开庭审理了,但不知开庭审理了几次,也不知道是什么程序将审理久拖不决,后又遇疫情原因“中止”,使整个一审历时长达一年四个月。 由于公开宣判的通知太突然,加上年事已高,阮晓寰远在福建的父母无法赶来。宣判当日,只有贝女士一人作为家属到场。听众席上,同时还有五六名公安人员。 “一个痴迷电脑、热爱读书的技术狂”,父母眼中“正直的孩子” 案发近两年来的时间里,阮晓寰的家人一直对外保持低调。贝女士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家人原先根本不知道他的博主身份,也不了解他具体写了什么,难以判断案情情况。同时,也担心对外声张会得罪司法部门,不利于判决。 如今,一审判决书的语焉不详加深了贝女士的疑问。在她看来,判决书隐瞒了很多信息。其中包括,判决书里并未列明阮晓寰具体写了哪些煽动颠覆国家的文章,甚至连他的个人博客号都未提及。 这让她意识到,她“一定要去了解他们到底想要隐瞒什么?”她希望能捋清案件的前因后果。但这对她来说,并不容易。在2021年丈夫被捕的当天,她的华为MateBook、苹果手机等曾被警方收走,并索要了密码,用于“检查”。过了几天后警方才归还她,并警告她:用MateBook看视频没有问题,但不能用来上“敏感”网站。这让她怀疑自己的MateBook、手机等通讯设备时刻处于监控之下,甚至家中可能都有窃听设备。为了避开监控,她只好去网吧上网。 通过网络,贝女士才最终确定,丈夫就是媒体曾报道过的于2021年5月失联的“编程随想”博主。她想起,办案的警察曾经告诉她,阮晓寰写过700多篇博文,“其中100余篇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她也想起,丈夫喜欢一部名为《V字仇杀队》的电影,那里面有一位头戴面具反抗极权政府的自由斗士,即“V字怪客”,也是“编程随想”敬佩和崇尚的。时间、发文数量、写作的语气、价值观等的完全吻合,使她确认了丈夫的博客身份。寻找丈夫的网络身份的这个过程,也解开了困扰贝女士近两年的谜团,她这才知道,自己的丈夫,在日常生活之外,还有这样的一面。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他遭受的待遇),但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会判他这么重了。”贝女士说,当她终于确信,自己的丈夫就是“编程随想”后,曾忍不住在网吧里失声痛哭。 在妻子的印象里,阮晓寰一直是个痴迷电脑、热爱读书的技术狂,“与政治并没什么交集”。 贝女士回忆,虽然本科学的是化工专业,但阮晓寰热衷于钻研电脑技术和软件开发。在上大学时,他就与室友集资买了一台电脑,轮流上机来练习。为了能有更多时间学习电脑,他不惜放下专业课,趁室友白天去上课时在宿舍上机。因为他的勤奋好学,早在大一,他就因出色的计算机水平成为年级的传奇人物。同学们但凡有什么想不明白的计算机问题都会来问他。而他不仅一一解答,还专门组织每周二晚上给同学答疑,助他们备考计算机能力测试。 在阮晓寰父母的眼中,儿子从小就很正直,并且乐于助人。“小学二三年级时,他连在上学路上捡到钱都要站在原地等失主。怕上学来不及了,才去学校,把钱交给老师。”这是父母对儿子的记忆。如今,身为退休大学教授的父亲已经85岁,母亲也已经76岁,老两口担忧着儿子的安危,日夜难眠。 而在妻子眼中,正是因为大学期间,阮晓寰身上表现出的那种淳朴正直、乐于助人和博学又钻研的特质,吸引了她,最终才让两人结为伴侣。 曾辍学投入软件开发 辞职后认定“无偿和开源是更大贡献” 据贝女士介绍,大学期间的阮晓寰虽然是自学计算机,但不凡的技术却让他备受学校计算机系教授的青睐。大三时,他开始为校产的软件公司开发程序,还以跨专业“特聘”的身份加入了计算机系教授的研发团队。甚至,教授还专门致电阮晓寰父母,问他们如何培养出这么优秀的“苗苗”。大四时,他因投身软件项目,没有完成化工系的毕业环节,面临无法毕业的情况。尽管教授建议他转到计算机系,并承诺只需多学一年就给他计算机系的毕业文凭,但他仍然选择辍学,全心投入到软件开发中。他认为,对掌握日新月异的技术而言,时间远比文凭重要。 辍学后的阮晓寰凭借过硬的技术在各大网络安全公司崭露头角,很快就从程序员一路晋升至项目经理、技术总监、CTO。2008年,北京启明星辰公司承接了奥运会信息安全系统的项目,当时阮晓寰是公司的研发总监,他也因此成为奥运会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总工程师和项目负责人,因他“带领研发团队高质量完成了奥运信息安保任务”,也受到公司的表彰。 2012年左右,阮晓寰为了能有更多时间钻研自己感兴趣的前沿技术选择离职。辞职后,他把“工作”地点从公司搬回了自家书房,开始独自研究,无偿开发开源软件。在他看来,无偿和开源是为社会做更大贡献的方式。编程、看书、看新闻,除了吃饭和每周定期出门骑车外,他几乎舍不得出书房。在贝女士看来,离职后的他甚至比工作时更忙。“就连我平时叫他出书房吃饭,他都要发脾气的。”她说。 2014年阮晓寰旅游时的照片。贝女士形容那时的他是“阳光的、健康的、自由的”。图片由贝女士提供 这种“工作狂”特质也在“编程随想”的博客中得到印证。2017年11月的秋天,阮晓寰的过敏性哮喘发作。由于接受激素药物注射引发全身性红皮病,病情严重,医生建议他直接住院,但他坚持回家卧床休养。贝女士当时并没多想,以为他只是不喜欢医院的环境,便同意了。卧床没到十几天,他就让照顾他的母亲把电脑搬到卧室床上。如今贝女士才知道,就是在患病的那段时间,他也没有忘记更新自己的博客。 “想起来我都很难过,那段时间他真的身体状态非常不好,我甚至害怕他会突然出意外。”而同一时间段,编程随想的博客发文中,每次都道歉“最近太忙”发文慢了些。回想起丈夫的执着,她不禁有些哽咽。 阮晓寰在书房工作的书桌。在他被捕后,位置有所调整,物品原封不动。桌上的绿色小桌子是2017年底至2018年初,他重病卧床时在床上工作用的桌子。图片由贝女士提供 在贝女士心里,阮晓寰非常理想主义。据她介绍,他对认准的事情十分执着。长期从事网络安全工作培养了他在意细节、追求完美的严谨性格。另外,他博学多识,平时喜欢读书,两三天就能看完一本,阅读量极大。甚至有时他还会因为懂的多而有点“张狂”,会给人开书单,有时还会责备贝女士不看他推荐的书。“他碰到聊得来的人会滔滔不绝,对事情穷追到底。但如果发现对方不在一个层次,就慢慢不谈了。” 一个“科技狂人”为什么会关心政治?当丈夫出事后,回望过去时,贝女士才想到,根据阮晓寰的价值观和性格,这其实并不奇怪。 她说,在多年共同的生活中,她一直能感受到他有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并且热切渴望不公正的社会现状会有改变。“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情怀、又爱国的人,他会这样也不难理解。”她说。 据她介绍,阮晓寰一直对社会时事保持着关注。她记得,他曾批评国内癌症治疗的高昂收费,而且不少医疗治疗方案只考虑经济效益,不人性化。他的母亲则回忆,他上小学时,就曾说自己担忧环境污染影响人类的问题。 事实上,关于阮晓寰的成长经历,从他的博客中也可以一窥端倪。据“编程随想”的开博介绍显示,他在2009年1月15日建博之初,只是想分享一些编程和技术研发的经验心得。但他的心态在几个月后发生了转变。2009年6月11日,阮晓寰在博客中发表了一篇博文,题为《是该写点技术以外的东西了》。在这篇文章里,他写到当年(也就是“六四”二十周年)五、六月份,当局一连封杀了多个外网,如五月封杀BlogSport、六月封杀推特、必应等。尽管当局早在1998年左右就开始启用防火长城,但短时间内接二连三的封杀,还是让他感受到技术企及的自由空间正被极速压缩。 他写道:“从这个(封杀)新闻来看,似乎‘伟光正’(指代当局)觉得设立在互联网国际出口的 GFW(防火长城,Great FireWall的缩写)还不够爽,还想更进一步:在每一个人的每一台电脑上也设立一个GFW,把一切信息都牢牢掌控在党的手里。如果真的到了这一天,那大伙儿还有什么自由可言?还有什么人权可言?” 也许正因无法容忍技术被用来进一步打压自由与人权,加上性格里的正直和较真,他“不想再保持沉默”,决心反其道而行,“写点技术以外的东西”。此后,他开始利用专业知识在博客上教网友翻墙上网、隐匿身份,揭露被封杀的新闻和数据,分享各类书籍,撰写大量政治评论。从“刘晓波获诺奖”到“六四”纪念,从“茉莉花革命”、“709大抓捕”到香港的“反送中”运动,再到新疆棉和武汉疫情,近十年重大的社会事件及运动,几乎都留下了他评论的印迹。直到2021年5月9日,也就是他被捕的前一天,他仍在分享《论民主》等政治书籍。 “看到这些的时候我非常后悔,我觉得自己应该早点学会翻墙,就能早点知道他的身份,一审请律师时就会更有方向,就不会让他受这么长时间苦。看不到东西和看得到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能体会到我老公做这些的意义了……”贝女士说。 妻子法庭上看到他求助的眼神,父母担心“等不到他回来” 时隔一年零九个月,2023年2月10日宣判那天,贝女士才再次见到了丈夫阮晓寰。 由于法庭要求佩戴口罩,她只能看见他鼻梁以上的部分。与上次见他相比,眼前的他变得满头白发,瘦得惊人。“虽然被抓之前,他也有白发,但(那时)是白发夹杂在黑发里面,现在却是黑发夹杂在白发里面。”她如此形容,“我和他在一起这么长时间,从来没见过他这么瘦的一个状态,从来没有。再怎么辛苦也从来没有。”这与此前一审律师向她描述的“他状况很好”截然相反。她为此心痛不已。 庭审结束后,阮晓寰被两名法警带走。期间他不断回头用眼神向贝女士求助,眼里流露着饱受不公的苦楚。看到此景,贝女士忍不住隔着口罩轻声说了一句:“上诉”。 “我当时觉得我就是唯一能救他的人。”她说。 丈夫在法庭上求助的眼神让贝女士无法释怀,另外,一审判决书对丈夫行为的认定,以及一些明显的错误,则让她强烈地感受到一审司法不公。判决书里连阮晓寰发表了哪些言论是“煽颠”都没有列出。她告知NGOCN,判决书证物里提及扣押的苹果手机并不是阮晓寰的,而是她的;判决书中提及的那部小米手机坏了,一直放在客厅,无人使用,且两部手机在被搜走几天后都已归还,并不存在扣押一说。此外,阮晓寰也没有华为笔记本,只有华为手机。被搜走扣押的两台戴尔笔记本电脑却都没在扣押证物里列明。 她表示,“(举证)如此草率,家属不得不质疑他们对证据的严肃性、真实性、取信程度有多少?” 阮晓寰的判决书。图片来自网络 另外,判决书上写的“辩护人对于起诉指控的事实及罪名不持异议”,也让她质疑一审代理律师是否尽责。丈夫被捕后,她花了大量时间自学刑法等法律知识,明白当事人认罪利于减刑,但却无法理解律师为何“不持异议”。“律师应该根据法律事实和证据做他应该做的独立辩护。如果对起诉的罪名和事实不持异议,那辩护体现在哪里呢?”此前,她就怀疑上海司法机关对本地律师施压,她决心要将二审律师换为更有经验的外地人权律师,为丈夫争取公正的司法判决。 2月20日,贝女士与两位北京人权律师尚宝军与莫少平签署辩护委托协议。然而,她的委托并不顺利。就在前往北京签署律师委托书的前一天,她就受到了公安人员的上门围堵和约谈,警告她不要和莫少平律所签辩护委托。事后证明,即便成功签署协议后,其辩护工作也遭遇重重阻挠。 3月9日,尚宝军律师在一直无法联系到承办法官安排阅卷的情况下,前往上海杨浦看守所申请会见阮晓寰。此次会见遭到了拒绝。尚律师被告知,上海高院指派了两名法律援助律师,后查实包括一审辩护的陆律师,及其同一律所的另一名律师。尚律师曾向媒体表示,这是当局常用的“占位”之举:由于每位当事人至多可有两名律师,指定两名法援律师可以阻止家属聘请的律师介入。 为此,贝女士多次致电承办此案的上海高院须梅华法官,要求其撤销法律援助,或是提供阮晓寰在知道家属已另外委托尚、莫2位律师的情况下,仍选择法援律师的书面证据。除此之外,她不断通过12368沟通法援占位要求纠正,还向12309中国检察网、上海高院督查室投诉。然而,这些诉求或是遭到推脱,或是被称转交相关机构,或被告知不在受理范围内,目前都未得到任何正面答复。3月23日下午,她到上海高院信访接待处,投诉须梅华法官侵犯当事人合法辩护权益,要求撤销法援,在她的坚持下,接待的法官做了记录并投诉到刑事厅厅长。3月28日的上午,贝女士再次给须梅华法官打去电话,但没有被接通。 “作为家属,我们一直非常配合司法机关,但现在得到这样的结果。我们家属不能接受这样的判决。这个判决是合法合理的吗?”贝女士质疑。当下,她最重要的努力方向是让法院能撤除“官派”的法援律师,允许家属委任的律师做二审辩护。她呼吁,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个案件。她说,一审判决存在明显问题,家属强烈质疑。现在是上诉二审阶段,她会尽最大的努力,确保二审司法公正,让丈夫尽早恢复自由。 阮晓寰年迈的父母也为儿子呼吁:“我们不理解,曾经对国家做出这么多贡献的青年,只是发表了些对腐败与现实不满的看法,就被这样对待。他只是想国家更好,人民更幸福。这样的判决我们不能接受!”他们年事已高,担心等不到被重判的独子回家。 < 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23年3月24日,一些网友在“编程随想”博客上留言。图片来自网络 如今,距离阮晓寰被抓已过去近两年。在他被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7年重刑的消息传来之后,他的“编程随想”博客下,涌入了许多网友,他们感谢他曾经做过的一切,并为他祈祷:“不求你再发文,只愿你平安。”“希望迎来最终的黎明。” 她的妻子则在为他的健康担心。法庭上他瘦削的身影和求助的眼神一直萦绕在她心里。“我希望他能早一天回到家中,让身体慢慢恢复起来。”她说。
研究生“过剩”了?北京硕博毕业生首超本科生
admin
-
当下,2023 年毕业季已经临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 1158万。这是继去年之后,国内高校毕业生数量再次破千万。这其中,更吸引人眼球的是在北京市的 28.5万名高校毕业生中,硕博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过本科生,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 p style="text-align:center;"> 该数字一经公布,随即触动了当下人们对 " 学历通胀 " 的敏感神经。"...
送外卖想月入过万,越来越难了
admin
-
图源:图虫创意 前段时间," 广州外卖配送满员 "" 想当想当外卖员需要托关系 "" 行业内本科率达 30%"的消息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下午 4 点左右,位于北京...
Google两大部门被ChatGPT逼急了 决定合作!
admin
-
近日,据《信息》(The Information)报道,Alphabet 旗下的两大 AI 实验室—— Google BrainAI 团队与开发过 Alpha...
张兰称想85岁前穿上婚纱 对婚姻仍抱有期望
admin
-
3 月 30 日," 张兰希望 85 岁之前披上婚纱 " 的话题登上文娱榜热搜,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网友们的热议。 当天,张兰正在参加一场私享会,分享自己多年以来的创业故事,她坐在台上身穿蓝色长裙,拿着话筒侃侃而谈。她身后的大屏幕上写着...
360 AI现场演示“翻车” 周鸿祎:这个答案我不满意
admin
-
Tech 星球 3 月 29 日消息,在 360 主办的 2023...
装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