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头条

    BC地下发现罕见80公里地球裂缝!随时引发大地震+海啸

    据《每日邮报》报道,由于新发现的断层线,超过百万人可能面临海啸的危险。 科学家们在地球上发现了一条约45英里(80公里)长的裂缝,这条裂缝穿过加拿大BC省,但几千年来一直没有被发现。 专家怀疑,由于断层的存在,可能会在加拿大引发大地震。 地震的影响可能会在佐治亚盆地周围地区引发海啸,可能袭击华盛顿州部分地区以及BC省。 这一裂缝是由包括法国Grenoble Alpes大学博士后研究员Nick Harrichhausen在内的一个团队发现的。 如果这条新发现的断层线发生地震,推高哈罗海峡的海底,可能会在周围的乔治亚盆地引发海啸。 Harrichhausen和他的同事发现,断层上的两个巨大岩块相互滑动,在几千年前引发了一场大地震。 他告诉《每日邮报》,这种情况有可能再次发生。 事实上,由于太平洋西北地区存在众多地质断层线(不仅仅是新发现的断层线),他鼓励人们为可能发生的地震做好准备,准备好几天的食物、水、药品和应急物资。 这个地质交叉点被命名为XEOLXELEK-Elk Lake断层(简称XELF),从西北向东南斜穿过温哥华岛维多利亚以北的萨尼奇半岛。 Harrichhausen说,其可能产生破坏的原因是XELF是所谓的“倾斜滑移”断层,其中两块岩石在其接触点上下移动,而不是左右移动。 Harrichhausen说:“因为我们记录了倾斜滑移,它产生了地球表面的垂直偏移,而且事实上这个断层很可能在水下破裂,所以这个断层上的地震有可能在乔治亚盆地引发局部海啸。” 地震如何引发海啸 大多数地震发生在构造板块的边缘,即板块边界。 在XEOLXELEK-Elk Lake断层处,两个板块相遇,其中一个向上滑动。 如果哈罗海峡的海底有一天被地震推高,就可能会推高其上的海水,进入周围的乔治亚盆地。 即使海底仅抬升几米,也足以倒出不知多少立方千米的水,并从地震震中向外发出一系列波浪。 海啸波将从震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海啸波在岸上的高度取决于几个因素,例如距震中的距离和方向、海底的深度和形状以及海岸线的形状。 乔治亚盆地包括美国的贝灵厄姆、西雅图、塔科马和奥林匹亚等城市,以及加拿大的温哥华、维多利亚和惠斯勒。 “鉴于XEOLXELEK-Elk Lake断层在全新世(过去12,000年)内发生了一场地震,我们必须考虑它是活跃的,并且它可能会发生另一场与我们在我们的观测中观察到的震级相似(或更小)的地震。”他说。 Harrichhausen和他的同事发现,这场古老的地震震级为里氏6.1至7.6级,在4,700至2,300年前,沿着这条断层线震动了该地区。 在这里科普一下:6级地震的威力相当于6000万公斤TNT炸药,7级地震的威力相当于200亿公斤。 Harrichhausen说:“这种震级的地震将会造成巨大破坏,特别是考虑到它靠近城市地区。” “就时间表而言,无法预测下一次地震何时发生。” 他解释说,它不仅会震动断层附近的40万多人,而且还可能在更大的地区引发海啸。 Harrichhausen说:“这个特殊的断层肯定会对美国人民产生影响,因为其可能连接哈罗海峡下方和华盛顿州魔鬼山断层的位置。” “因此,破裂可能会延伸到美国,即使没有,普吉特湾北部地区的人们也会感受到XEOLXELEK-Elk Lake发生的大地震。” 然而,即使对于地质学家来说,计算此类事件何时发生也具有挑战性。 他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查看过去的地震复发间隔(两次地震之间的平均年数)。” 这项新研究在进行这种计算方面受到限制,因为它需要至少两次单独的地震来估计破裂之间的时间。 他补充说:“此外,请记住,这是一个非常粗略的计算,因为地震之间的时间可能相差很大。” “因此,更多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断层造成的危险。” Harrichhausen和他的同事通过在断层线上挖一条沟渠来探索断层线,使他们能够寻找地质历史中地震和断层线移动的迹象。 这些迹象以磁场变化的形式出现。 岩石中的矿物质具有不同程度的磁性,因此测量这些差异可以显示大型岩层是否同时形成并保持形状,或者它们是否破碎。 他们发现,在冰川侵蚀地貌之后的某个时间,滑倾断层已经移动了土地。 他们计算出这是过去12,000年内的某个时间,很可能在4,700至2,300年前的窗口内。 这项研究本周发表在《构造》杂志上。 Harrichhausen说,如果再次发生地震,该地区的人们可以采取一些基本措施来做好准备。 防震专家建议人们确保大型家具和电器的安全,制定灾难计划,准备至少3天、最多2周的应急灾难物资(食物、水、药品等),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经济损害。 “当然,当地震开始时,你应该趴下、躲起来,然后坚持住。”

    Don Mills地铁站持刀伤人案 4名少年被捕

    周六下午,北约克TTC地铁站发生持刀伤人事件,造成一名男性严重受伤,目前已有四人被拘留。 下午3点20分左右,多伦多警方接到报警,称有几名青少年携带刀具。 当他们到达时,警察发现一名十几岁的男子被刺伤。他被紧急送往医院,情况严重但没有生命危险。 警方表示,四名青少年嫌疑人乘坐TTC巴士逃跑,但后来被逮捕。 受事件影响,Leslie站和Don Mills站之间没有地铁服务。 CITYNEWS/Matt Wilkins

    多伦多房市告急:销量破22年最低纪录!地产经纪建议立即降价

    今年对于多伦多及其周边社区的房地产经纪人来说是艰难的一年。根据多伦多地产局(TREB)11月份的最新销售数据,2023年房地产销售额将创下自2000年代初以来的最低纪录。 图源:拍摄 截至2023年11月30日,大多伦多地区 (GTA) 的房地产经纪总共报告了62,575笔交易。 据TRREB报告,2021年的销售量达到创纪录的121,712笔。2022年的年销售量降至75,049笔,同比下降了38.3%。而今年的销售总额肯定会大大低于2022年的水平。 上个月多伦多和GTA地区的销售总量为4,236套,这是自2008年"大衰退"以11月份最低的销售记录,当时的成交量为3,640套。 TRREB在其11月份的市场分析报告中称:"2023年11月,高利率借贷成本和不确定的经济状况继续拖累大多伦多地区的房屋销售。" 图源:Graeme Frisque/Metroland graphic 此外,根据最近的趋势和历史数据,2023年多伦多和GTA市场的销售总额将达到2000年或200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2001年的总交易量为6,7612套,多伦多今年12 月份必须有5,038笔交易才能超过这一水平,而通常12月是房地产淡季,这个目标似乎不太可能实现。去年12月的总交易量仅3,117笔。 随着2023年接近尾声,许多待售房产的房主正面临一个困境:现在降低价格,还是等到明年春季可能出现市场反弹再卖? 图源:Graeme Frisque/Metroland graphic 多伦多房产经纪毕比(Christopher Bibby)表示,他最关注的指标是房源库存大幅增加。 12月初,多伦多市中心独立屋房源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约30%。在同一时期,公寓库存猛增了约50%。多伦多地产局报告称,11月多伦多的平均房价为1,051,180加元,与2022年11月基本持平。 毕比表示,统计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房价基本持平。在部分地区,11月的价格比10月上涨。但他警告说,这些数字是具有误导性的。部分原因是因为价格的变动往往滞后于销售。另一个原因是,一些地区的交易量很少,可能被一两处高价房价的交易所影响,导致数据出现偏差。 他说:“数据并没有揭示当前发生的情况。” 在11月,大多伦多地区的平均房价较10月下降约2%。 他补充说,多伦多市中心的总交易量比春季下降了约40%,买家现在拥有更多的选择。因此,那些还没有意识到市场动态已经发生变化的卖家可能将大失所望。 他说:“有时人们在追逐一个早已过去的市场。” 目前卖家的要价基本持平或上涨,而买家则在等待大幅折扣。毕比指出,一些卖家在9月会拒绝低于要价的报价,但在那之后房价就开始下降了。 他说:“他们现在回头看看当时9月份的报价,可能会觉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他补充说,随着年底的临近,涌入市场的公寓单位的数量正在减少。今年9月劳工节前后每天有100到150个新房源进入市场,这个数字现在已经减少到每天大约30到40个。 他说,随着市场稳定,最近几周有一些公寓成功出手。他补充说,那些找到买家的公寓往往是那些很少出现在市场上的独特单位。 毕比最近在35...

    加拿大卫生部紧急召回6款”有毒”酱料汤底!严重可致死

    加拿大卫生部12月8日发布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召回6款Kopi Thyme品牌的酱料和汤料,原因是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 通知称,受影响的产品在安省、BC省、萨省和其他省份以及网络上出售。 图源:Canada.ca 卫生部表示,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食物可能看起来或闻起来没有变质,但仍然会让人生病。成人肉毒杆菌中毒的症状可能包括面部麻痹或面部表情丧失、瞳孔反应迟钝或固定、吞咽困难、眼睑下垂、视力模糊或复视、说话困难(包括口齿不清)以及声音变化(包括声音沙哑)。 儿童食源性肉毒杆菌中毒的症状包括吞咽困难、口齿不清、全身无力和瘫痪。 在所有情况下,肉毒杆菌中毒都不会引起发烧。但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死亡。 卫生部建议,不要食用、供应、销售或分销被召回的产品,应将其扔掉或退回购买地点。如果你认为自己因食用受影响的产品而生病,请立即联系你的的医疗保健提供者。 图源:Canada.ca 被召回的产品信息如下: Kopi Thyme品牌Kari Ayam – Malaysian Style Aromatic Curry...

    加拿大新闻

    新买的特斯拉停家门口被撞烂!加拿大一家人要市政道歉

    近日,有监控摄像头拍到,蒙特利尔市政铲雪车冲撞多辆汽车的视频。住在当地的一家人要求市政府就此次事件道歉。 据globalnews报道,本周早些时候,蒙特利尔遭遇了一场大学风暴,碰撞就发生在这个时期。这家人的特斯拉和一辆厢型车因此受损严重,很可能要报废。 “那天早上8:30,我的邻居按响了门铃说,我们的车被撞了,” Saint-Laurent居民Vince Confuorti说。 Coufuorti和他的妻子以及三个儿子在星期一早上出门,发现他们的厢型车和特斯拉都受到了严重损坏。两辆车的侧面都有深深的凹痕和刮痕。厢型车的车窗因受到撞击而爆裂,导致车内积雪。 “这让我很难过,” Coufuorti说。他在几个月前才买了这辆特斯拉。其中一侧的后视镜也被撞掉了。蒙特利尔市当时遭遇了一场30厘米积雪,他们立刻怀疑是铲雪车所为。而特斯拉车上的摄像头录下了当时的证据。视频中可以看到一辆大型除雪车在把雪推到路边时撞击了这辆车。 图源:globalnews “我当时非常沮丧,” Coufuorti在描述自己看到录像时的心情时说道。 他们邻居家的监控摄像头也拍到了碰撞的视频。而且邻居的车也受到了撞击。 “他们向市政府投诉了,但没得到太多关注,” 他说。 这家人的成员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视频,很快就被转发并迅速走红。 “在Instagram和TikTok上,我觉得两个视频的观看次数几乎已经达到了1000万,” Coufuorti的妻子Carla Coyne解释说。 图源:globalnews 虽然他们的保险将会赔偿所有损失,他们坚称这些车辆是合法停放的。 “我们在这里住了25年。一直如此。你可以一直在那条街上停车,除非他们在清雪,而这并不是在清雪的情况下。”Confuorti说道。“他们只是在路边铲雪,然后一两天后才来清雪。” 根据蒙特利尔市的网站,清雪任务的标志会在要进行清雪的前一天晚上挂出,时间是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如果清雪要在晚上7点到早上7点进行,那么提醒标志会在当天下午3点之前挂出。 周六,Saint-Laurent区市长Alan de...

    多伦多今日天气(图)

    多伦多今(10)日密云间中有雨。吹西南风﹐风速每小时20公里﹐吹东风。今日最高气温摄氏4度﹐紫外光指数1﹐强度属于低。晚上部分时间密云﹐四成机会飘雪﹐吹西北风﹐风速每小时20公里。最低气温摄氏1度。

    行人Hwy 401被撞 高速封锁

    周日凌晨,Hwy 401发生一起行人被撞事故,Don Valley Parkway至Hwy 404之间的Hwy 401东向车道被封锁。 图源:CP24 据CP24报道,此次事故发生于凌晨2点15分,在Warden Avenue至Kennedy Road之间的Hwy 401上。 一辆卡车撞到一名行人。 急救人员来到现场,不过未将任何人送往医院。 有关此案的更多详情稍后会公布。 有线索者可致电416-235-4981报案。

    征文:叶落蜂窝现——家门口“来”了个马蜂窝

    我喜欢养花,门前和后院的花草多年生穿插一年生,颜色和株型大小高矮也都用心搭配,确保每年从五月到十一月总有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花在相继开放,从不间断。 图源:作者提供 我养花不追求名贵,但要五彩缤纷,色彩艳丽,次第开放,目不暇接。多年来我收获的是内心的愉悦和朋友的赞叹,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令人头疼的事发生,因为花多了自然招蜂引蝶,去年就有马蜂在我家门旁的丁香树上安营扎寨,修建了一个拳头大的马蜂窝。 好在丁香树离房门和车道还有一段距离,马蜂和人各忙各的,相安无事。 今年情况就有所不同了,马蜂有每年弃旧巢另搭新窝的习性,并且它们不一定总把窝建在树上或房檐下或窗头上凹进墙面能遮风避雨的地方,它们有时也会把窝建在墙缝里或堆放杂物的隐蔽处或其它人们不易观察和接触的地方。 今年六月我在后院注意到马蜂总在水龙头上方一个较大的墙缝处进进出出,知道不妙,我把墙缝堵了,断了它们的通路。可是没过几天,我又发现它们总在我门前台阶下的一条缝隙处飞进飞出,且数量不少,从早到晚不停,让我和家人进出家门时颇感威胁和不安。 当今百物昂贵,我不想花大钱请人灭虫,便自己买来黄蜂驱除剂对着台阶下的缝隙一阵猛喷,当时看上去能塞进手指般宽窄的台阶缝隙顿时布满白色的泡沫,我以为问题解决了,可是第二天泡沫消失后,马蜂照样进出不停,原因是它们很狡猾地把窝建到了台阶背面人们不拆开台阶根本就无法看到更无法碰到的地方。无奈我又往台阶缝隙倒了一罐白醋,希望白醋的气味会把它们驱走。情形似乎好了一些,但没有根除。我一不做二不休,又用沙子堵塞缝隙,没想到它们还会从沙子里打洞钻进钻出。我又买来樟脑丸塞进那些小洞,发现一个塞一个,几次三番,各种措施,最后只好弄些水泥把缝隙堵死。好不容易才遏制了马蜂在家人进出必经之地嗡嗡叫着不停飞来飞去,以为它们都远走高飞了,谁知它们并未远离。 到了秋天,天气变凉,树叶纷纷掉落。就在我家路对面的一棵树上,叶落蜂巢现,一个像橄榄球那么大的灰色马蜂窝赫然显现,引得散步路过的邻居们纷纷驻足观看,议论和惊叹。 需要说明的是马蜂是各种野蜂的总称。马蜂们以小昆虫和花蜜和有甜味的果汁为食,它们不会酿蜜。我们通常在后院或门前看到的一般都是马蜂。 而蜜蜂不管是野生还是人工饲养的都会酿蜜。野生蜜蜂生活在野外山林人迹罕至的地方,它们的蜂巢是用自身产出的蜂蜡制成的,其形状像倒扣的筛子。野蜜蜂不会在人们居住的环境筑巢。人工饲养的蜜蜂则生活在蜂箱里,养蜂人追逐花期把蜂箱带到花田放牧它们以求获得较多美味的蜂蜜。 马蜂窝与蜜蜂的蜂巢形状不同,材质也不一样。马蜂窝是纸质的,马蜂们采集自然界的植物纤维加工后用来打造成橄榄球状的窝,只在下方留有一个较大的出口,马蜂窝能有效遮风挡雨,是马蜂们繁殖培育幼蜂的地方,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马蜂和蜜蜂都不会用嘴咬人而是用腹部末端的针蜇人并释放一些毒素。 大多数人被蜂蛰后都会有局部的红肿热痛痒,有过敏体质的人不加处理也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如果不幸被蜂蛰了,需要认真对待,不可大意。 好在一般来说,不管是蜜蜂还是马蜂都不会主动攻击人类。蜜蜂蜇人后毒针会留在人的皮肤里,失去毒针的蜜蜂自己也会死去。马蜂就不同了,马蜂在蜇人时不会失去毒针,所以马蜂是可以反复多次蜇人的。 个人感觉这几年自然界的马蜂在逐年增多,这也许是局部现象,是我热衷养花所致。说这么多就是希望大家不要见到马蜂就惊慌失措,你可以跟它们斗智斗勇,但切忌一看到它们就乱扑乱打乱跑拉风,引来蜂群攻击。你只需稳定情绪和脚步,我行我素,旁若无蜂,就不会招致攻击。待到天凉温度下降,马蜂们便也都被冻饿而死了。只有蜂王能活过严冬,在第二年万物复生时另选新址搭窝并繁殖新一代。 如果你是看到马蜂就无法保持镇静并且必欲立马除之而后快的人,那就只好花钱请专业灭虫人士来帮你清除,找回你不受干扰的生活了。

    即时文字新闻

    即时滚动新闻

    扯!加州韩裔少年17岁通过律师考试 18岁当上检察官

    美国加州韩裔少年帕克(Peter Park,右),17岁考取加州律师,18岁宣誓就职检察官。(图撷自Tulare CountyDistrict Attorney's Office脸书)美国加州韩裔少年帕克(PeterPark)于2019年13岁时就读高中,同时远距学习西北加州大学法学院4年制课程,今年7月参与加州律师考试并通过,以17岁的年龄创下最年轻考取纪录,在满18岁后直接宣誓就职检察官。综合外媒报导,加州有项特殊规定,只要是通过大学程度考试(CLEPS)的民众,就可以报名进入法学院就读,这也就让帕克能够一边读高中一边学习法学院课程。帕克2021年高中毕业后,今年取得西北加州大学法学院学位,紧接著就在7月参加律师考试、8月进入加州图莱里郡地方检察官办公室担任法务助理,并于11月考取律师资格。图莱里郡地检办公室表示,帕克于11月底年满18岁,本月5日宣誓入职。据了解,帕克担任的是地区副检察官,和许多新任检察官一样主要处理轻罪案件。另外,当地韩国社区透露,帕克拥有韩国血统。

    2024大选前瞻:解释美国社会撕裂的“四个美国”理论

    文 | 林一五今天是一篇旧文重发,原文发表于2021年,在2024年总统大选鸣锣开幕的当下回顾这篇文章,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接下来看到的很多现象。我们介绍的是发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2021年7、8月号上的、作者应该算在进步派里的乔治·派克(GeorgePacker)写的《四个美国》。《四个美国》还有一个副标题,“彼此冲突的有关美国目的和意义的想象,正在撕裂这个国家,还有和解的可能吗?”文章从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起笔,描绘了美国的四种面貌,四种讲述美国故事的方式。按照派克的说法,四种叙事,代表四类美国人,美国社会就是在四种叙事不可调和的矛盾中撕裂的。第一种叙事,派克称之为“自由美国”。所谓的“自由美国”,缘起于七十年代保守主义运动在共和党内成了主流,又随着里根的上台在美国成了主流。这里的自由,内涵偏向“新自由主义”。支持这种哲学的人一般被称为“自由放任主义者”或“自由至上主义者”,英文词是libertarian。自由放任主义和自由主义是两个东西,自由放任主义者一般推崇哈耶克,认为政府的唯一目的是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其他的少管。据说在法语意大利语里,libertarian和“无政府主义”是同义词。我们都知道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对立,自由放任主义在美国是属于保守主义范畴的。新自由主义,新的自由,也即新的保守。按派克所说,美国的新自由主义有两个思想来源,一个是精英的传统主义(elitisttraditionalism),信奉者为“惧罪”的新教徒、传统天主教徒、南方农民、梦想成为贵族的人、与人群格格不入的个人主义者;另一个是反共分子(anti-communists),这些人比如WhittakerChambers曾经都是美国共产党员,向右转后将自由主义视作“浅色调的共产主义”,极力抨击。必须要说的是,不管是精英的传统主义还是反共分子,都不是美国社会的主流,但吸收了它们理论要素的新自由主义,却利用七十年代美国人对滞涨的不满,靠着前好莱坞明星里根的微笑,一统江山。派克抱怨道:“大多数投票给里根的美国人,没人告诉他们‘自由美国’将打碎工会,枯竭社会项目,或是改变反垄断政策,它将带来一个新的垄断时代,由沃尔玛、花旗、谷歌、亚马逊、摩根大通和美孚石油构成的二次镀金时代。”他还说:“闪亮的山巅之城本来预想以精力充沛、富含同情心的居民组成投身于国家复兴工程的社区,取代遥远的大政府。但是没有东西能将这座城市凝聚在一起。山巅之城是中空的,一群全都只想索取更多的个体。”他继续说:“在《独立宣言》中,自由在平等之后到来。对里根和信奉‘自由美国’叙事的人来说,它意味着摆脱政府和官员的自由。它意味着做生意不受监管的自由,只要市场能承受无论给工人开多少(低)工资的自由,破坏工会的自由,将你所有财产全都传给儿孙的自由,负债买断有问题的公司然后为资产剥离它的自由,拥有七间房子的自由——或者无家可归的自由。摆脱所有障碍的自由是竭泽而渔的,它也侮辱人们的人格。”被误导的民众最终遭遇到了经济上的冲击,但更为可怕的是,新自由主义给他们打上的思想钢印让他们失去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应的,摆脱了制约的保守主义精英们由于可以肆无忌惮地垄断财富和舆论,本身也在快速劣化。派克举了一个例子,在最初的时候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国家评论(NationalReview)》的创办人Willliam F. Buckley Jr.,是里根,现在呢?是Ted Cruz,是SeanHannity。派克总结道,“自由美国”是“破坏性的”,而非“建设性的”,“不负责任刻入了‘自由美国’领导者的基因”。TedCruz,共和党籍德克萨斯参议员,茶党中坚,竞选过总统。他的破事不是一件两件,《四个美国》发表前后最出名的一件是当年2月德州暴雪极寒天气时,他在停电最严重的时候,抛下选民,带着老婆飞去了温暖的墨西哥坎昆度假。第二种叙事叫“聪明美国”。这是流行于美国前百分之十的领薪职业人士(salariedprofessionals)的叙事。在信息科技、电脑工程、科学研究、设计、法律、新闻和艺术各个行业的领薪职业人士,总体财富比不上职业经理人和投资人,但因为人数规模,他们享有非常大的经济和文化影响力。他们是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最适应现代科技的群体。他们的身份主要不是由籍贯和国家来定义的,而是由毕业学校和职业定义的。在精英主义和拥抱资本主义方面,“聪明美国”和“自由美国”有重合的地方。不过对于政府介入的态度,“聪明美国”要比“自由美国”灵活。因为本身是通过学历和就业确定的社会地位,“聪明美国”的信奉者需要政府来保障每个人获取平等的实现阶层流动的机会。所以,种族平等是要的,多元招聘是要的,穷人的基本生活安全是要的,穷人家孩子受教育的机会是要的,这些都要政府出面保障。“对他们来说,社会自由主义(social liberalism)比起重新分配要更容易接受一点。”“聪明美国”的代表,要属克林顿夫妇。“黑人职业人士”奥巴马是另一个代表。不过话虽然这样说,领薪职业人士通过几十年的财富积累和舆论影响力,也悄悄地形成了自己的垄断。如果说新自由主义的老饕们是通过移除监管、降低税率将权势传代,那么领薪职业人士则是通过将教育资源收入囊中实现阶级稳固。各种数据都表明,领薪职业人士有能力也有意识更早更多地在子女上学问题上投入金钱,他们的孩子顺理成章地会在将来继承他们的职业和社会地位,这一点在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对比中尤其明显。在《美国的体制问题》里我们介绍过2021年4月《大西洋月刊》上CaitlinFlanagan的《私立学校是不能原谅的:在美国富人子弟与穷人子弟所受教育的鸿沟大得惊人(Private...

    新买的特斯拉停家门口被撞烂!加拿大一家人要市政道歉

    近日,有监控摄像头拍到,蒙特利尔市政铲雪车冲撞多辆汽车的视频。住在当地的一家人要求市政府就此次事件道歉。 据globalnews报道,本周早些时候,蒙特利尔遭遇了一场大学风暴,碰撞就发生在这个时期。这家人的特斯拉和一辆厢型车因此受损严重,很可能要报废。 “那天早上8:30,我的邻居按响了门铃说,我们的车被撞了,” Saint-Laurent居民Vince Confuorti说。 Coufuorti和他的妻子以及三个儿子在星期一早上出门,发现他们的厢型车和特斯拉都受到了严重损坏。两辆车的侧面都有深深的凹痕和刮痕。厢型车的车窗因受到撞击而爆裂,导致车内积雪。 “这让我很难过,” Coufuorti说。他在几个月前才买了这辆特斯拉。其中一侧的后视镜也被撞掉了。蒙特利尔市当时遭遇了一场30厘米积雪,他们立刻怀疑是铲雪车所为。而特斯拉车上的摄像头录下了当时的证据。视频中可以看到一辆大型除雪车在把雪推到路边时撞击了这辆车。 图源:globalnews “我当时非常沮丧,” Coufuorti在描述自己看到录像时的心情时说道。 他们邻居家的监控摄像头也拍到了碰撞的视频。而且邻居的车也受到了撞击。 “他们向市政府投诉了,但没得到太多关注,” 他说。 这家人的成员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视频,很快就被转发并迅速走红。 “在Instagram和TikTok上,我觉得两个视频的观看次数几乎已经达到了1000万,” Coufuorti的妻子Carla Coyne解释说。 图源:globalnews 虽然他们的保险将会赔偿所有损失,他们坚称这些车辆是合法停放的。 “我们在这里住了25年。一直如此。你可以一直在那条街上停车,除非他们在清雪,而这并不是在清雪的情况下。”Confuorti说道。“他们只是在路边铲雪,然后一两天后才来清雪。” 根据蒙特利尔市的网站,清雪任务的标志会在要进行清雪的前一天晚上挂出,时间是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如果清雪要在晚上7点到早上7点进行,那么提醒标志会在当天下午3点之前挂出。 周六,Saint-Laurent区市长Alan de...

    中国十大网络流行语 “孔乙己”、“显眼包”上榜

    中国《语言文字周报》主办的2023“十大网络流行语”8日公布结果,其中上榜有“i人/e人”、“显眼包”、“特种兵旅游”。图为穿戴明代服饰的青年。(中新社)由中国《语言文字周报》主办的2023“十大网络流行语”8日公布结果,其中上榜有“i人/e人”、“显眼包”、“特种兵旅游”、“×门”、“遥遥领先”、“多巴胺××”、“孔乙己文学”、“公主/王子,请××”、“你人还怪好的?”,以及一度成为幼儿园热门歌的“挖呀挖呀挖”。澎湃新闻报导,此次徵集阶段,先后有1.6万名读者热情参与,共推荐1000多条候选词目。先根据流行度、语文创造性,从中选出30条进行网络海选,最终在自主遴选和结合专家视点的基础上,推出2023“十大网络流行语”榜单。上榜的“i人/e人”,起源于MBTI人格测试,现多被企业用来评估职员的性格特点和发展类型。其中i人与e人则代表内向内倾(Introversion)和外向外倾(Extroversion)。一般泛指“i人”性格内敛,更喜欢独处,相对不热衷于社交活动;“e人”则多指性格较外向,喜欢与外部世界互动和交流的人。而“特种兵旅游”,则是在周末或节假日的短暂时间裡,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特色在于时间紧凑、游玩景点多而花费低,以“特种兵”传达旅游方式的极限挑战特性,受到中国大学生等年轻族群欢迎。“公主/王子,请××”则源于抖音某博主的创作。视频中一位父亲用粉色电瓶车接女儿,女儿要求父亲说一句“公主,请上车”才肯上车,结果父亲觉得是无理取闹,独自骑著电瓶车就走了。而“公主,请上车”这句话最早来自电影《罗马假期》记者乔·布莱德利邀请安妮公主时的台词。随后这句话成为爆哏在中国网络上迅速被网友接受,并进行了广泛模仿和二次创作,比如“公主请上班”、“公主请下单”等,后来甚至还衍生出男性的版本“王子,请××”。“孔乙己文学”则源于“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这句话,反映中国知识青年就业难,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

    天才美少女郭文景 取代谷爱凌 助爸公司市值升至83亿

    撰文:外滩父凭女贵的神话还在继续。短短8天内,信雅达的股票已经收穫了6个涨停板,公司总市值达到83亿元,创下新高。这一切都是因为25岁的郭文景。这个高颜值的女孩子,在美国硅谷,带著4个人的团队,出了一款AI视频制作软体Pika,被科技圈热捧。而她另外一身份,是信雅达董事长郭华强的女儿。一夕之间,郭文景被贴上天才少女、哈佛女孩的标籤,被国人所认识,甚至取代谷爱凌。她成为又一个被家长圈、被媒体热烈追捧的“别人家小孩”。但仔细看完她所有採访资料和社交平台日常动态后,我们也发现,普通中产家庭想要复刻出另一个“郭文景”,几乎不可能。曾于Google、微软实习 先后获哈佛史丹福取录 点图放大浏览郭文景相关照片: 低调谨慎 IG上仅2380好友可见郭文景在哈佛大学读完了本科和硕士,攻下了数学和电脑双学位,之后转去史丹福读博,继续学习电脑。读博期间退学创业,和同学一起做出了Pika这一AI视频制作软体,没想到爆火中、美科技圈。虽然父亲国内公司的消息不断的刷上热搜,但是她本人异常低调。目前只接受了一两家媒体的採访,甚至在自己的社群媒体上也不活跃,完全没有趁这波热度大力行销自己的意思。郭文景的IG帐号没有完全对外公开,关注需要透过加密申请。之前仅有1000多位朋友可见,这几天就涨到了2380位。这个涨粉速度跟国内这个曝光量的部落客相比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看得出来,她很注重保护自己的隐私,并没有刻意把自己打造成网红。在这个帐号裡,她记录了许多在国外生活学习的时光,定位大多在哈佛或剑桥,日常十分丰富。平时,她会和同学们一起做学术研究、不定时聚餐,气氛融洽。学校裡的社团活动中,也有郭文景积极参与的身影。在舞团的演出海报裡,站在C位的她穿著简单的白T搭配牛仔短裤,看起来充满青春活力。好玩的万圣节更不会错过,她戴著面具拿著刀cos成《V煞》中的主角。这不同于以往的形象,好像在释放个性裡酷酷的那一面。圣诞节出游,也会开心地和朋友在法尼尔大厅门口的圣诞树拍合照。当时站在她身边的是任正非的小女儿姚安娜。和家人不多的相处时间裡处处透露著温馨。家庭聚会吃大餐、逗逗小狗、在阳台写作业、和妹妹一起扮鬼脸,郭文景的状态更像是邻家女孩。独处时,她也会用音乐和文学为自己充电。戴著耳机读一读美国十九世纪著名女诗人艾蜜莉狄金森的诗。或是坐在长椅上翻阅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书,背景是校园的教学大楼。在她的镜头裡,不仅有家人、朋友、小狗,还有诱人的美食、红透的枫叶、看过的艺术展、城市的夜景……仅从郭文景展现出来的这一小部分生活裡,可以看出她是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很丰裕的女孩。因哈佛女孩被追捧 在Google、微软都实习过这位全网都在追捧的天才少女,其实早在七、八年前,因为是浙江省第一个被提前录取的哈佛女生而受到众多媒体报道。当年《钱江晚报》报道中提到,哈佛面试官对她讚不绝口,“我在中国区面试6年,她是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但当时,也有媒体指出,郭文景的哈佛女孩成功模式,一般家庭无法複制。有人犀利评论:“这不过是一个一所美国大学录取了一个美国中学生,一群中国人跟著起哄的美国故事而已。”郭文景是95后,出生于美国。 妈妈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系,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生。父亲郭华强毕业于中国广播电视大学金融专业,之后前往浙江大学进修读研。在组成信雅达之前,郭华强曾担任浙江省科技处软体科长和杭州新利电子有限公司总裁。信雅达于1996年成立,短短6年内,这家民企成为了浙江首家在国内主机板上市的软体公司。这样来看,郭文景算是实打实的“科二代”。在学习程式设计上,她有著得天独厚的优势,毕竟妈妈从小就递给她“看著玩”的书,就是程式相关的。不过在她们姊妹中,也只有她对程式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优越的家庭条件支撑下,郭文景在高中时期就拿下了这一领域很多竞赛奖项,在一份过往简历裡罗列了近10项。在国际电脑竞赛盛名的USACO公开赛中,她连续两年拿下冠军。其中一年,她是全场唯一满分。之后,郭文景也连续四次入选美国电脑奥赛集训队。这样近乎完美的成绩,成为了她提前进入哈佛有力的敲门砖。正如当时《新京报》所说:“郭文景们代表了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有著一般人难以企及的良好家庭背景,父母是社会精英,他们能为孩子从小提供良好的教育,并懂得如何一步步开发孩子的潜能。”进入校园后,郭文景攻读了数学和电脑双学位的同时,选修了许多人文类课程。在2023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哈佛大学的人文艺术领域排名第一。放假期间,郭文景在美版知乎Quora、Google、微软、FacebookAI等Top级大厂都实习过。这不仅让她接触到了这一行业前沿的信息,也结识了科技圈的上层人脉,Pika的领投人NatFriedman就是由Quora的CEO牵线介绍的。抢佔市场先机 技术仍是难题郭文景做的这家创业公司,其实刚刚几个月,只有4位成员,凭什么会让这么多硅谷圈科创大佬兴奋,纷纷投资?主要是在AI生成视讯产业这个新兴且极具发展潜力的赛道,Pika抢佔了先机。以AI演算法产生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对技术要求依序递增,郭文景直接突破了最难的一关。她的投资者之一,Lightspeed合伙人MichaelMignano毫不掩饰对这个项目的看好,指出速度是这个公司最大的武器和优势。之前领投人NatFriedman在某天下午对Pika提出了一个修改建议,没想到Pika团队凌晨3点就调整好了,效率惊人。事实上,这个高效率的团队包括同有史丹佛AILab博士生背景的孟晨琳,擅长软体工程维运的高中同学陈思禹,还有一位成员曾在以色列经营自己的创意工作室。忙不过来的时候,会有一些麻省理工和哈佛的学生帮忙协助。就是这样一支小而精的团队,使得Pika在创立仅半年时间内,体验用户就超过了50万。在这几日舆论影响下,又激增了近10万人。然而这只是一个好的开始。文字生成视频领域的普遍问题是,应用程式的最佳化迭代速度和商业化进程均较慢,连谷歌这样的人工智能巨头都很难快速推进。例如在这个由Pika生成的“白鸽绕著女孩飞舞”的场景裡,女孩脖子扭转的时候就处理得比较粗糙,在图片右侧,裙子飘起来的时候甚至直接变成了白鸽(点图放大浏览):并且,由于短时间内涌入大量新用户,现在注册的帐号,不得不排队进入候补名单。 真正要落地让大部分人都能使用上,还需要一些时间。前期,Pika的功能对于用户基本上免费,后期会推出更多付费功能,而大众的接受度如何,尚不确定。对郭文景来说,这些都是未知的挑战。而她也准备明年将PikaLabs扩大成20人的团队,不知道后面她还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想要在这条需要最硬派能力的赛道上突围,家庭提供的丰裕条件、顶配的教育资源、以及孩子自身的天赋努力,缺一不可。不少人将郭文景与谷爱凌比较,参考她们家庭的培养模式,试图批量複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郭文景和谷爱凌本质上是一样的,“别人家的小孩”也有“别人家的家长”。新星发出的亮眼光芒掩盖了资源条件上原本就存在的巨大鸿沟。只有励志,真的不够。

    还记得《爱情故事》吗?男主角逝世 终年82岁

    美国1970年电影《爱情故事》(Love Story)主角赖恩奥尼路(Ryan O’Neal)在12月8日逝世,终年82岁。他的儿子帕特里克(Patrick O'Neal)8日在Instagram公布父亲死讯。赖恩奥尼路是一名美国演员,出生于1941年4月20日。他在电影界有着长达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以出演一连串成功的电影而闻名,并在1970年凭藉《爱情故事》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除《爱情故事》外,他的作品还包括《疯狂飞车大闹唐人街》(What's Up, Doc?)、《大老千与小鬼头》(PaperMoon)、《乱世儿女》(Barry Lyndon)、《英雄塚》(A...

    女记者挑战全裸生活1星期 大赞提升自信兼减压

    裸体生活真的比较健康吗?英国一名记者为了体验裸体生活是否真的对健康有益,挑战一週全天都全裸生活,并将过程分享上专栏。据《太阳报》(The Sun)报道,有不少文章指出,裸睡不但能够增进身体健康,还能帮助减轻心理压力。36岁的乔洁特(Georgette Culley)为了想亲身体验裸体是否真的有助身心健康,决定挑战一週什么都不穿。乔洁特透过智慧手錶监测自己的心率,记录下每天的身心状况,藉此观察裸体究竟对自己的身心有没有帮助。她和两个年幼的孩子住在一起,在这一週的时间裡她都尽可能把窗帘拉紧,以免吓到邻居。平常她的静止心率为每分钟65次(正常心率为60到100次/分钟),开始裸体挑战后,早上睡醒她的静止心率为55bpm,不过因为担心“曝光”,有些时候她的心跳还是会飙高。像是在这週需要去倒垃圾时,乔洁特就因为担心被看到心跳一度飙到130bpm,大概是慢跑有点喘的心率。后来她到超市买东西,虽然有刻意罩上长大衣,但外面天气很冷,加上心情紧张,她的心跳飙到140bpm,比她平常穿著衣服去超市购物还高出40bpm。在家做运动时,心跳也比穿著衣服进行相同活动还要高,证明裸体做相同的运动燃烧了更多卡路里。乔洁特表示裸体生活一週让她晚上睡得更好,她觉得自己的皮肤焕发光彩,压力也减轻许多,甚至还提升自信心,让她觉得自己很性感。 点图放大浏览乔洁特的“全裸生活”:

    从“战狼”到“孙悟空”,中国外交风格形象代表?

    中国外交形象的代表究竟是战狼还是孙悟空?前驻美大使崔天凯认为是后者。德国之声专栏作者邓聿文则指出,崔天凯的比喻并不恰当,只会起到反作用,而这一切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外交和宣传过度党化、听命于一人。孙悟空的形象代表中国外交风格?(德国之声中文网)"如果一定要为中国外交风格找一个形象代表,我愿意选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这个形象来自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孙悟空忠诚坚定、善恶分明、本领高强。"在本月初"读懂中国"国际论坛的午餐演讲上,前驻美大使崔天凯发表了上述看法。"读懂中国"国际论坛是由前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在胡锦涛时期曾提出"和平崛起"战略的郑必坚创办的一家智库举办的论坛。该论坛的宗旨是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这正呼应了习近平的要求。类似的智库和国际论坛在中国有很多,号称民间外交,但带有半官方性质,任务只有一个,即通过举办活动和国际交流,让中国的声音和主张在世界传播。一个国家的崛起,除了经济和军事等硬实力外,软实力也非常重要。软实力的重要组成是国际话语权。习近平10年,客观地说,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有了相当的提高,这当然不是因为中国故事讲得好,而是得益于经济特别是一带一路在全球南方国家的推广。但是,"挨骂"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部分原因在于,中国的外交和讲故事的方法比过去没有多少进步,虽然技术比过去要先进得多,然而,意识形态的僵化和政治凌驾一切,让外交和对外宣传带有浓厚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并且夹杂着某种爆发户的味道。这鲜明体现在所谓"战狼外交"上。外交确实需要某种程度上的"战狼精神",美国外交的"战狼性"特别是在特朗普时期,其实一点不必中国少,然而,为什么人们不对美国的外交冠以"战狼外交"称号?有人会说,这是因为国际话语权掌握在美国手上,然而,为什么这个说法也得到国内民众的认同?原因出在中国外交的话语体系及其叙事的结构与方式太党化,与时代和外部环境脱节。崔天凯曾任中国驻美大使 谁来主导叙事逻辑?官方其实也意识到中国外交的叙事短板,所以习近平要求对外部门和宣传系统讲好中国故事。过去在这方面,更多强调要用西方人听得懂的话去讲述中国的故事,现在则更多强调不要跟在西方的叙事逻辑和概念后面人云亦云,跳出西方的叙事陷阱,在中国的叙事逻辑和概念上讲好中国故事。一些学者把这看作是和西方打一场认知战。在此次"读懂中国"论坛崔天凯的午餐演讲上,主持人明确表示,要读懂中国,叙事非常重要,美国人相信修昔底德陷阱,相信民主与专制的对立,认为中国崛起了一定会挑战美国,2027年要解决台湾等,这种叙事特别影响两国关系。而崔天凯的午餐演讲,就是要破除西方对中国的错误叙事,崔认为,错误的叙事误导舆论、煽动对抗、制造紧张,严重冲击国际形势,损害国家间关系,值得高度警惕。他在午餐演讲上,重点就中国的战略意图、多边外交政策、台湾问题和外交风格四个话题,批评了西方对中国的错误认知。这位外交官表示,西方的叙事认为中国在世界上的战略意图就是要挑战和取代美国霸权,是一个严重的误解误判,并且产生了严重误导。中国领导人早就向世界讲得清清楚楚,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就是中国的奋斗目标。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此倡导共建"一带一路",提出全球发展、安全和文明倡议。崔对西方对中国战略意图的叙事指责不过是重复了官方之前的一系列辩解和说法,没有什么新意。不知是他未意识到,还是不能说,西方对中国战略意图的怀疑不是文件上写了什么,领导人说了什么,漂亮话谁都会讲,问题在于这个话的可信度多大。比如,美国也说它对中国的"小院高墙"不是要打压中国,阻止中国发展,而是不想在关键供应链上过度依赖中国,是去风险而非脱钩。可是,有多少中国人会相信美国这个说法?如果你不信,怎么能要求美国和西方信中国的说法,你说不取代我,就真的不取代?现在没有这个想法,也不等于以后就没有,实力到了,你不想取代有人也会怂恿你取代。谁能抵制成为世界霸权的诱惑?这是人的本性,与西方东方无关。中国固然没有侵略扩张的历史传统,但不等于中国不会用经济、科技、金融等手段去谋取霸权地位。习近平或许的确不想取代美国,因为在未来十多年这是不可能的事,但是他要中国和美国平起平坐,中美共治 现在不想,不代表以后也不想习近平或许的确不想取代美国,因为在未来十多年这是不可能的事,但是他要中国和美国平起平坐,中美共治,他认为这个世界是可以有两个中心的,而这个目的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事实上他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根据中国学者和官员也包括崔天凯在内,把它解读成为要为人类提供另一条现代化道路,在他们看来,世界的现代化道路不只有西方一条,中国的现代化是另一条道路,是人类的一种新型文明。假如中国没有这个意图,完全可以不用这么解读,这样说就意味着中国要世界那些尚未实现现代化的南方国家,学中国的发展模式。这不是要把中国树为一个中心是什么?还有中国学者认为,中国推进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多边主义,其目的是要成为全球多边主义的主要担保者。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可以做如是观,让中国成为全球秩序的主导者。其实这不难理解,如果把全世界比作一个大家庭,总要有一个主事者、话事人,否则必然乱哄哄的,习认为,中国可以和美国一样,做那个主事者、话事人,区别只在于,美国凭武力压别人接受他的规则,中国则用经济利诱的协商方式让别人听他的。崔天凯指责西方对中国的叙事似是而非、以偏概全或者只看表面现象,不问精神实质。但从上面的分析看,中国当然有和它表面宣称的不同的意图。这其实也正常,对一个号称崛起的大国来说,当它发现自己处于一个被人敌视的环境时,是不可能把真实意图对外界和盘托出的。不过,崔有一点说得对,即关于中国外交风格的表述。他说,中国外交政策如果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也就是对独立自主的始终坚持,对世界和平的不懈追求,任何形势变化、策略调整,宗旨绝不动摇,万变不离其宗。毛以后的中国外交,大体符合他说的事实,但这不是讲,中国天生就喜欢不结盟,喜欢和平,而是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和和平的国际环境对中国的崛起最有利。尽管如此,崔也强调,中国外交的风格、处理问题的手法,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前提下,不可能也不应该千篇一律,必须丰富多彩、机动灵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且随着形势的变化、人民要求的提高和国际社会期待的上升,要与时俱进。所以他认为,要用全面的、发展的、变化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外交风格的演变,如果一定要用一个形象来形容中国的外交风格,孙悟空可以代表中国。问题在于,孙悟空的形象真的能代表中国外交的风格吗?崔说他看重的是孙悟空的"忠诚坚定、善恶分明、本领高强",这固然是孙悟空的重要品质,但一般中国百姓对孙悟空的理解和喜爱,更多是他大闹天空,专打妖怪,前者反映出孙悟空刚出道时敢于挑战权威,后者体现孙悟空嫉恶如仇的性格。为了说明孙悟空得到中国人的喜爱,崔还特意引用毛赞颂孙悟空的诗句--"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可毛的这首诗,恰恰突出的也是孙悟空的嫉恶如仇、专打妖怪,和崔说的忠诚坚定没有直接关系。按毛诗,既然中国是"孙大圣",那"妖雾"来自哪里,谁又是孙悟空要打的"妖怪"?或者,孙悟空挑战的权威是谁?所以,如果孙悟空真的能代表中国外交的风格,正好坐实了西方对中国是国际秩序的造反者(破坏者)的指责是合理的;进而,中国作为"善"的化身,美国作为"恶"的化身,中国外交的目的不就是要打美国这个"坏蛋"(妖怪)吗?换言之,要收拾和取代美国。意识到中国外交要有中国叙事固然重要,但崔天凯在一场国际论坛上用了孙悟空这个不恰当的形象来描述中国外交的风格,把他要表达的含义弄反了。可见,要讲好中国故事确实不容易。叙事反映认知和思维模式,中国外交叙事的不足,归根到底,是思想受到禁锢,将外交和对外宣传过度党化和政治化,并听命于一人所致。邓聿文为政治评论员,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兼中国战略分析杂志共同主编。

    “死讯”疑点重重,秦刚参与密谋推翻习近平?

    美国媒体曝出秦刚早已死亡的内幕消息。有评论认为,这一报道存在明显的疑点。作者猜测,在中共体制内,在习近平全面掌权独裁后,最严重最不可容忍的案子,一定是密谋推翻习近平的政治阴谋案。美国媒体曝出秦刚早已死亡的内幕消息,成为海外中文媒体的热门话题(资料图片)(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媒体曝出秦刚早已死亡的内幕消息,成为海外中文媒体的热门话题。台湾"上报"发表文章《秦刚死讯疑点重重,习近平已方寸大乱》,作者颜纯钩认为,这一报道存在明显的疑点。例如,秦刚爬到中共国外交部长之位,大半生过五关斩六将,已处于政治生涯的极高点,还有机会升到最高点(比如副总理甚至总理)。正当官运亨通炙手可热的时候,美国人要提供多大的物质诱因,才足以让他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冒险?文章说,若美国媒体是被中共有意"喂料",那又证明秦刚案绝不是泄密的问题,一定有另外的难言之隐,事件应该涉及更难看更不可言说的内情,必须转移公众视线。为此,把秦刚李尚福的窝案,归于最乞人憎的间谍案就是最现成的办法。作者猜测,在中共体制内,在习近平全面掌权独裁后,最严重最不可容忍的案子,一定是密谋推翻习近平的政治阴谋案。假设有党内高干密谋,并得到政治老人的支持,串连不同部门高官举事,一旦政变成功,就全方位接管权力,届时国防部与外交部,都是不可或缺的要害部门,要政变没有这两个部门的配合是不可能成功的。政变功败垂成,对习近平来说虽然万幸,却又是非常丢脸的事,也会产生极大政治震荡,习近平掌握权力的能力会被怀疑,习近平的个人声望大大受挫。将秦刚李尚福的政变窝案裁赃成间谍泄密窝案,一则查无实证,二则罪不可赦,自可手起刀落连窝端,不留手尾。"激女":便于理解又极富煽动性新加坡"端传媒"发表文章《中国激女:本土女权裂变的生命力,及其面对的质疑》,作者桃吐指出,"激女"正在成为中国互联网女权讨论中的主流。除了常见于社交媒体、使用同一套话语,她们似乎没有什么显而易见的共同特点。但在性别议题空间中,她们又无处不在,散发着可能是国内此前大部分女权活动人士都达不到的网络生命力。她们的话语体系逻辑完善、便于理解又极富煽动性,即便是一个完全不关心性别议题的人也很难在日常生活中避开它们--更何况可能没有人真的可以完全不关心性别议题。"激女"的一套"黑话"大致可以分为针对男性的辱骂和针对两性关系的解读两个部分。通过这些词汇,女性被分为婚驴/男宝妈/精神男人(厌女爱男的)和激女姐妹(爱女厌男的),以及介于两者之间"半醒不醒的自由人"。文章认为,比起解构,本质论至少在扁平的互联网传播路径上更具优势。有人提出,我们正在经历发生于互联网的"第四次女权主义浪潮",网络的去中心化让话语权更加分散,更多人得以发出声音、更多讨论圈正在形成。但另一方面,个体叙事的盛行难以避免地与消费主义合流,同时进一步巩固了阶级鸿沟,集体话语被压制的现实也因此变得更隐秘。作者说,在中国,情况还更为特殊。政府一方面需要"坚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另一方面对可能触及政策或制度问题的女权主义讨论或行动严防死守,因此女权主义不但不被允许出现在线下,连线上也被划定了安全区域。换句话说,我们能看到的女权话题都是官方允许的话题。如今的女权博主们观点可能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有着自立自强独立女性的形象,专注于搞钱搞事业。事实上这就是新自由主义最鼓励的一种叙事:普通人通过努力奋斗实现阶级跃升--即使你是女性。将问题简化成完全可以靠个人努力解决的模式而回避结构性问题,对于国家来说无疑是更安全的。中共将继续强化对台"法律战"台湾"风传媒"发表文章《中共后续可能对台采取那些"法律战"行动》,作者揭仲认为,中共近期军事扰台行动,明显是想藉蚕食台湾政府依据自身法律,对台湾海峡中线以东与台湾本岛周边海空域的管辖权逐步改变以往两岸以海峡中线为界,各自管辖部分水域的现状;然后再利用时机逐步建立对整个台湾海峡,甚至台湾本岛周边水域行使管辖权的例证,塑造符合其诉求的新现状。中共在这个时间点于台湾海峡发动新一波法律战,研判是受习近平今年5月30日所提"极限思维"的影响,想在2024年大选结果产生前,先动手强化在台湾海峡的法律战,塑造对其有利的战略态势。作者说,参考中共在钓鱼台"国有化"争议期间的行动,可研判中共会继续采取行动强化对台湾海峡的"法律战",除目前已运用的手段外,未来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在台湾海峡举行海上执法单位与共军之间的联合执法或搜救演习,并故意将演习区涵盖海峡中线以东的海域与空域;倘若有台湾或外籍船只于台湾海峡,遭遇中共海上执法单位拦查时拒绝配合,并驶入中线以东水域时;中共海上执法单位、甚至军方舰艇,不排除会以行使"紧追权"为由越过中线,建立在中线以东执法并行使管辖的事实。文章认为,除台湾海峡外,若中共想进一步否定我政府依法所宣布的领海或领空,不排除会派出执法船舰或军舰,在东沙岛的领海范围内长期值守;甚至在两岸发生重大政治争议事件时,实际采取行动干扰台湾对东沙岛的军事运补。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